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推荐
关键字:
文章推荐

    字体: | |

锐器伤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
原作者: 李海波 文章来源: 现代护理报 发布日期:2003-09-23
锐器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且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难以避免。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的都是缝合针、刀片、剪刀等锐性器械,是锐器伤的高发科室,所以器械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最常见的传播性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另一个危害是对受害者心理的影响,当护士受到锐器伤害后,担心感染上某种传染性疾病,这种影响可能严重而持久。   发生锐器伤的原因:   1.与器械护士的观念有关。除了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外,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也是发生锐器伤不可忽视的原因。   2.与护士的工作行为有关。如将用过的静脉留置针的针芯不做毁形处理就扔进污物袋里;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用过后不重新套上针帽随后丢弃;缝合针、手术器械在器械台上摆放不规整及手术传递不规范等,这些都与锐器伤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防范措施:   1.纠正导致护士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预防锐器伤的特殊教育,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缝合针;器械传递时要娴熟规范;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疗时如果有发生锐器伤害的可能,必须有其他人协助;在术间设置特定的锐器收集箱,等等。   2.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后,应立即做好局部的处理,再根据情况接种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3.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体检,并接种相应的疫苗。   (辽宁省凌源监狱管理分局中心医院)
文章来源:现代护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