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科室概况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1年,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收治我院各专科及江北其它医院转诊的各类危重病人,目前开放床位18张(包括3间正负压病房),年收治病人400多人次,床位使用率达80%,治愈好转率85%,是南京江北地区危重疑难患者抢救治疗中心。现有医护人员45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3名。
目前拥有19台可监测各种无创、有创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双频谱脑电图监测)功能齐全的PHILLIPS多功能监护仪和1台PHILLIPS转运监护仪,拥有各种多功能呼吸机17台,包括迈可维SEVROi、VELA、熊牌、高频呼吸机等有创呼吸机14台以及沙利文无创呼吸机2台、鹰牌转运呼吸机1台,能够开展各种床边呼吸功能和呼吸力学监测。拥有德国贝朗公司CRRT设备1台、旭化成ACH-10 CRRT设备1台、美国ARROW AUTOCAT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1台、德国PRIMEDIC除颤仪1台和美敦力临时起搏器1台,拥有NOWA PHOX UITRA血气分析仪1台等先进的抢救治疗设备。
特色治疗
各种化工职业中毒抢救
“江苏省化工职业中毒抢救中心”挂靠我院,ICU主要承担化工职业中毒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南京江北人民医院80余年来,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提供急慢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救治、研究和安全培训的服务,尤其在氮氧化物、环氧乙烷、亚硝酸钠等化学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应急救援和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科多次被省化工协会指派到省内化工企业指导相关病人抢救治疗。
心脏术后围手术期的处理
“北京大学南京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冠脉搭桥术后、心脏瓣膜术后及大血管置换术后患者常规在ICU围手术期过渡,在万峰教授的指导下,我科在心脏术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联合使用CRRT和IABP治疗难治性心功能不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受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一致好评。
休克的目标性监测与治疗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仍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规范化的早期液体复苏等系列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我科制定治疗规范并Check List监督执行,结合PICCO监测和重症B超下腔静脉变异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提高了脓毒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微创技术在ICU的应用
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及患者应激反应小等优点,更适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我科常规开展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颅骨微创钻孔引流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胃镜辅助下经鼻胃(空肠)管置入、内镜引导经皮穿刺胃造口术等。通过微创技术,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
教学科研
我科承担南通大学医学院教学任务,其中1人获得“优秀教师”称号,“感染性休克的监测与治疗”获南通大学优秀课件。科室多人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等进修学习。
近年来,我科共承担市级课题4项、南通大学课题1项及国内多中心协作课题2项,其中1项获南京市科技成果奖。
所获荣誉
辛勤的工作得到领导、同仁、社会和家属的好评和认可,近年来科室获得南京市青年示范岗、南化公司党员示范岗、江北人民医院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学科带头人
叶正龙 男,ICU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分会呼吸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研究》杂志编委、《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委。在诊断治疗危重病方面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解决疑难复杂病症的诊治和重大技术问题,使重症医学科成为江北地区的危重病抢救中心。主持开展南京市卫生局科研项目3项,南通大学医学院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南通大学医学院重症医学专业的教学带教任务。“急性肺损伤炎症因子、PCT及ET-1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生物伤及早期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获南京市科技局科学技术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