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特色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16-03-11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坐落于京杭运河与京九铁路相交会的临清市,由华美医院、冀南行署医院、河北省第二人民医院、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等衍变而来,自1886年建院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且门类齐全、设备先进、人员梯队合理的三级综合医院。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自1964年开始设立急诊室,没有专职的急诊医生,由各科医师轮转值班。1987年正式建立急诊科,床位20张,增添了配套设施,临床工作由固定的急诊医护人员及轮转的人员共同完成。1995年成立院前急救站,医院购置多辆救护车,加强了院前急救力量,急救范围覆盖聊城、德州、河北省多个县市。医院从人力、物力、绩效等各方面重点扶持我科,2011年急救中心成为医院四大重点学科之一,并进行了亚专业分化,增设了急诊外科专业,扩建了急诊手术室、急诊抢救室,增加了急诊重症监护室,将院前急救站、急诊科整合统一管理,使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无缝隙衔接,急救绿色通道更加畅通。由于工作突出,我院急救中心于2013年被评为“聊城市重点学科”。
目前我科已经建立了院前急救——抢救室——留观室——EICU连贯性的工作体系,布局合理,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院前与挂号处及分诊台有专线电话随时保持联系,急诊科配置了支持服务人员及医护陪送人员,24h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目前床位:抢救室3张,留观室15张,住院床位15张,重症监护室6张,急诊手术室1台,清创缝合室两个。设备配置:心肺复苏机2台,呼吸机7台,除颤仪2台,可视喉镜1台,洗胃机2台,调温仪1台,血气分析仪1台,监护仪、心电图、输液泵、床旁检测等设备能够满足临床急救需求。
建筑格局及设施能够达到医院控感要求,能够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
分诊、查房、抢救、会诊及绿色通道等制度流程健全,医院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制度流程执行。
医师30名:固定医师25人,主任医师1人(贾树范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3人(刘敏副主任医师 钟尚乾副主任医师 朱传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16人,轮转医师5人。护士49人:固定护理人员43人,其中主管护师11人,轮转护士6人。人员梯队合理,能够保证急诊抢救由主治以上医师主持,医院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增加轮转医护人员。
院内急诊科开展了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技术,如心肺复苏术、除颤术、经口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深静脉置管术、腹腔引流术。能够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如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昏迷、抽搐、咯血、哮喘、消化道出血、休克、癫痫持续状态、脑卒中、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急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各种有毒气体、化学毒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药物中毒、电击伤、溺水、职业病的救治与防护、各种危象、各种创伤等疾病。
在急性就诊病人中,胸痛是成人急诊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诊量大、危险程度高。据统计,每年因为胸痛至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占急诊就诊总量的5%-6%。急性胸痛病因构成复杂,病情千变万化,疾病谱危险程度跨度巨大,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因此,普及相关知识,开通胸痛急救绿色通道,规范各节点诊治流程,是提高胸痛病人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中之重。2015年6月26日,“中国胸痛临床研究及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在齐鲁大地首先启动,我院有幸成为该项目首批合作研究单位。我院领导非常重视,2015年11月22日,我院成立胸痛中心,目的是多部门协作,实现胸痛病人院前急救、急诊科接诊、医技检查、专业科室规范救治无缝隙衔接,更好地理顺、规范各个环节诊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实现胸痛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从而提高我院胸痛病人整体救治水平,降低致残率,减轻医疗负担,推动各种急症快速救治整体发展,最终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