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特色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急诊中心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 发布日期:2016-04-08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急诊中心简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点专科之一的急诊中心正式成立于2010年,是集院前、院内急救,创伤急救,急诊ICU,急诊病房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救治中心,是恩施州急诊质量控制中心,全国首批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医疗服务范围辐射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周边武陵山地区。
强化专科建设,提升综合实力:急诊中心坚持强化专科建设,历经多年发展,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5人。拥有急诊抢救病床6张,EICU病床8张,观察病床40余张。年均急诊量10万余人次,急危重病患抢救成功率95%以上,担负起恩施州乃至武陵山地区抢救急诊患者生命的重任。
开展特色业务,接轨前沿技术:急诊中心结合本地区急危重症疾病特点,在专业上瞄准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医疗技术特别是对各类急危重症的急救能力和水平:运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应用解决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营养支持、脱机困难等技术,特别是在急慢性呼吸衰竭如COPD的治疗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和治疗上达到武陵山地区先进水平;对意外创伤患者提供的急救通道,形成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手术、重症监护、病房为一体的创伤救治体系;联合心胸外科和心内科成立了武陵山地区首家“胸痛中心”,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快速诊疗通道,提高了诊断效率,降低了患者病死率;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特别是血液净化技术及血液灌流设备为重度中毒危重病人提供了支持,使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最新开展的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大大降低了脓毒血症患者病死率;PICCO监测仪应用,简便、微创、高效比的对重症病人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有效的指导用药,特别是在循环衰竭的患者中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狠抓科研教学,储备人才资源:急诊学科是一门科技含量高,专业要求严的医学专科,因此,急诊中心将科研教学作为提高诊疗水平,促进业务发展的必然条件狠抓不放。近3年来,该中心主持州级以上课题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5部,承担了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急诊医学》、《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急诊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狠下功夫,积极开展急诊住培医师及轮转住培医师的教学,为医院和本地区培养和储备了了大批专业优秀人才。
扶持基层卫生,提升整体水平: 急诊中心作为本地区急诊专科“龙头”,将“推进基层急救专科发展,提升本地区急诊专科水平”视为己任,坚持以组织专业培训、下乡讲学和竞技比赛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武陵山地区急救技能的培训与推广。近年来,先后为县级医院进行培训10余次,为乡镇卫生院进行培训30余次,并开展恩施地区县级医院急诊技能大比武,不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带动武陵山地区的急诊急救专业发展。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