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特色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16-05-23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于1881年,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历经三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地市级综合医院,医院现有员工4000余人,开放床位2200张,临床科室58个,医技科室22个。我院急诊科建立于1990年,依托“诚信关爱,救死扶伤”的百年医院文化和雄厚的专科技术优势,经过20余年几代人共同努力,从昔日简陋的急救室发展成为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于一体的现代化急救诊疗中心。
急诊科占地面积2200m2,包括急诊抢救中心、监护观察区、急诊病区、EICU、发热门诊、输液中心等医疗服务区以及急诊挂号收费处、辅助检查科室、急诊影像检查室、急诊药房等支持区。全科现有医护人员107人,其中医师29人,护士78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5人,中级职称31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8人。科室设有床位59张,其中危重症抢救床15张,监护观察床15张,急诊病区床位19张,EICU床位10张。配备有PB840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床边紧急起搏器、除颤仪、床边血液净化机、床边彩超、床边X光机、床旁快速生化检测仪、自动洗胃机、降温毯、中央心电监护等先进仪器设备,能熟练开展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床边心脏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静脉溶栓、机械通气、床边支纤镜检查治疗、复苏后亚低温治疗、床边血液净化及连续肾替代治疗、各种血管体腔穿刺置管、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边超声检查等急救诊疗技术。科室配有负压手术间,可开展严重复杂创伤及开胸、开腹等紧急手术。
科室作为广东省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单位和佛山市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长期以来承担佛山五区及周边地区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是本地区救治危重患者的龙头单位,年均急诊量30万人次,重症抢救1.4万人次,出车5500人次,急诊病房住院1600人次,抢救成功率98%以上。近年来,科室抓住“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契机,秉承“安全、优质、发展”的理念,着力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加强内涵建设。一方面,增扩EICU和监护留观室,加快危重症亚专科建设,缓解危重病人不断增多的医疗压力;另一方面,以重点病种流程管理监控为突破点,运用PDCA工具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抢救效率,形成就诊流程通畅、诊治规范明晰的急诊院内救治体系,保证了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此外,根据本地区医疗服务特点,建立了佛山市中毒救治中心,统一规范救治中毒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建立高效的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和专业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队伍,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在本地区工厂爆炸、龙卷风等灾难应急事件处理中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相关部门肯定赞扬。
近年来科室在科研、教学工作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及广东省基金7项,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篇,中华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他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申请获得国家专利8项,科研成果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室近3年主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0项。同时,科室被批准为急诊医学和全科医学国家级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2年招收规范化培训医师20名,长年承担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和佛山市基层医院医师轮岗进修培训带教工作。
总体来看,科室的医教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科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根据医院“稳增长,提质量,强学科,促创新”的发展总方针,我们制定未来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立足临床,建设与国内大中型城市三甲医院规模相匹配的,广东省一流、佛山地区领先的临床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同时,联合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将本专科打造成具有较强科研水平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急诊医学临床教研基地;建成广东省内专业优势突出、学科特色明显,兼具一定国内知名度的现代化急诊医学诊疗中心。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