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关键字:
学术动态

    字体: | |

【特色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16-05-23

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简介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县医疗服务中心。1993年和1995年分别被评审为“二甲医院”和“爱婴医院”;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省文明医院,省百家文明医院和肇庆市、怀集县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2015年在全省县级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排前10位之内,是中国南方胸-腹-肢心肺脑复苏联盟会员单位以及中国南方急性中毒联盟会员单位。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3月15日,其前身是怀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6年来,承担着怀集县及周边约150万医疗人口的院前急救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急救、伤员转送以及县内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等重要任务。目前已发展 成为具有山区特色的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为一体的急救治疗中心,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院急诊医学科设有医疗区(急救室、留观区、清创室、诊室、治疗室)和支持区(急诊B超室);专业上分急诊内科、急诊儿科、急诊外科;配备有救护车8台,呼吸机5台,电除颤仪6台,心电监护仪17台,心电图机3台,自动洗胃机3台,萨勃心肺复苏器1台,紧急心肺复苏机1台,Vscan掌上超声1台,中心监护系统1套等大批先进设备。11张抢救床,13张留观床。医护人员45人,中级以上职称18人(占全科37.7%),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14人,所有医生均具有4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所有本科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本科固定医护人员占全科在岗人员>80%。
我县地处于山区,就医半径大,病种多。我院急诊医学科针对这一点,重点采取了抓时间,抓病种的方法。抓时间就是千方百计缩短出车时间,采取弹性上班,准军事化管理,确保5分钟内可同时4台救护车出车;抓病种就是医生在学科上尽量向急诊医学专业发展,注重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的诊治培训,对各种急性中毒、心搏呼吸骤停、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创伤等急危重症已形成了规范化的救治流程,尽量使抢救提前,提高院前急救的综合能力,培育了“萨勃”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器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溶栓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一批特色技术。对急危重症病人或急诊手术的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采取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争取抢救时机。
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在各兄弟科室的大力帮助下,在急诊医学科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急诊医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9年广东省争创活动先进班组,肇庆市急救技能竞赛优胜奖,2011年获得了肇庆市特色医学专科荣誉。近五年学术成果方面也硕果累累,公开发表专业论文累计20余篇,开展市科研立项科研项目9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常委,肇庆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年出车7500多人次,年内完成急诊近9万人次,抢救急危重病人达200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0%,收住院病人达10000多人次。
随着生活水平和人民意识的提高,患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医保病人的增多,急诊医学学科的工作会更加任重而道远,全科员工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水平,以便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