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县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古田县医院座落在“世界食用菌之都”、美丽的翠屏湖畔,创建于1891年,由美国传教士怀礼先生创办,前名“怀礼医院”,1951年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78年正式改名为“古田县医院”。经过120多年的风雨洗礼和几代员工的辛勤耕耘,医院发展壮大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6亩,医疗建筑面积30732 m2,核定床位500张,实际开放床位550张,年门诊量36多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多人次,年手术量5千多台。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结对帮扶,并连续多年获得宁德市文明单位称号。
医院专业齐全,实力雄厚,设有“120”急救中心、ICU、内外妇儿等17个临床科室,检验、影像、超声、病理科等13个医技科室,14个职能科室和1个健康体检中心。拥有德国西门子128层螺旋CT、西门子1.5T核磁共振、飞利浦彩超、美国史赛克腹腔镜手术系统、德国爱尔康超声乳化仪、东软飞利浦数字胃肠机、西门子双板DR等大中型医疗设备;装备多间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ICU。目前医院职工700多人,其中主任医师14名,副主任医师等副高职称人员37名,主治医师等中级职称148名。
古田县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建于2014年1月,建筑面积约为550平方米,设有10张监护病床,开放8张病床,现有医生7名,其中高级职称有2名;护士20名。病区配备有1个单间负压病房,整体布局上设置有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同时ICU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装配等离子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每床单元配备功能完善的吊塔系统,并提供中心供氧、供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床旁配备Philips监护系统,并配有Philips中央监护系统一套,同时按床位配比微量注射泵、输液泵和呼吸机。病房配置有2套纤维支气管镜及相应的纤维支气管镜消毒工作站,还配备了多功能心电图机、降温治疗仪、百特金宝连续血液净化机(CRRT)等。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共收治病人275人,收治床日数3481床日,床位使用率96.59%。以疾病系统大致分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68人,占24.7%;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53人,占19.3%;骨科术后监护患者44人,占16%;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6人,占5.8%;消化道系统患者26人,占9.5%;感染性休克患者12人,占4.4%;多脏器衰竭患者11人,占4%;其他疾病患者(如药物/农药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43人,占15.6%。成功抢救了包括心肺复苏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农药中毒等病人,同时还配合骨科、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新技术新项目术后的监护任务;并在上级医院及本院兄弟科室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了5例“内窥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及10余例CRRT(床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诊治。目前可开展的技术有:深静脉穿刺、普通气管插管、空肠营养管置入术、传统气管切开术、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经内窥镜引导下的经皮胃造瘘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床旁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ICU建科至今两年时间,已经发展成初具规模的临床重点学科,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兄弟科室及同行的认可。我们体会到,创建ICU首先要争取医院领导的重视,充分理解建立ICU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人、财、物上予以大力的支持;其次,技术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尤其是主任、护士长的选择显得特别的关键,建立健全规范的科室制度和流程是科室良好运转的保障;第三,灵活的管理机制是保证ICU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包括恰当绩效考评制度和奖金分配机制等,旨在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科室内部的和谐;最后,协调好兄弟科室同行的关系是ICU良好运行的基础,科室的特色功能及取得的良好疗效得到同行的认可,当然包括与兄弟科室处理好利益关系等。
下一步ICU将与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合作,组建基层医院急危重患者的MDT团队,提高抢救急危重病症的能力,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处理急危重的成功率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