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内、外、儿科,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及本部、花园口、古荥三个A级急救站组成,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协同发展的综合学科。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全国腹部心肺复苏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中心、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腹部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河南省唯一的全国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郑州市医学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单位,是南方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已连续十余年荣获 “郑州市先进急救站” 称号。
医学部技术梯队建设完备,人员结构层次合理,全部医务人员共130余人,其中获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1人,获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名,拥有美国心脏协会资质认证的高级心肺复苏师1名,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讲师1名,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专职急救医学队伍。
学科秉承现代急救理念,以疑难急危重症救治为技术特色,发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手术、EICU病房无缝衔接的急救优势,建成了以胸、腹心肺复苏,创伤救治,脑梗死动静脉溶栓、血管介入为特色,以院前急救、EICU、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为基础的综合救治体系。
医学部重视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及成果转化,近年来先后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获科研成果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I、SCI收录15篇。开展的新技术项目“霍姆复合溶液在创伤性休克急救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一等奖;开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技术”(50余例)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具有学术领先地位,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腹部心肺复苏技术在省市级医院的推广应用,“腹部心肺复苏新技术/新装备在基层医疗机构及社区居民中的推广应用”项目获河南省科技惠民项目重点支持。
急诊重症监护室目前设床位12张,共有医护人员3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均具有研究生学历。科室配备呼吸机10台,无创呼吸机5台,床旁血液净化仪1台,纤维支气管镜1套、血气分析仪1台、双有创监护仪及多功能监护仪15台、亚低温治疗仪1套、气压治疗仪3台。EICU开展了各项常规重症抢救新技术,如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技术、常规心肺复苏及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等。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范围包括急性中毒、各类休克、昏迷、心脏骤停后综合症、重症脑血管病(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伤、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急症、MODS、重型颅脑损伤、脓毒症、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成功开展了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内溶栓、取栓、支架植入、脑动脉瘤栓塞术、中毒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床旁血液净化、急诊创伤治疗等,已成功救治各种危重患者达2000余人。
郑州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下设河南省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学校,同时是全国“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培训中心河南分中心,培训师资由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同时,利用河南终身学习网(http://www.hnzsxx.net)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在当地群众中树立了医院品牌形象,拥有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