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推荐
关键字:
文章推荐

    字体: | |

大批“瘦肉精”中毒病人的紧急救护及组织管理
原作者: 关小玲 欧阳合意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04-06-18
大批“瘦肉精”中毒病人的紧急救护及组织管理

20033月佛山市顺德区发生一起因食用在同一个市场购买的猪肉、猪内脏后引起大批中毒的事件,后经有关部门抽样检验发现:猪肉含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成份严重超标。中毒病人经医务人员积极救护,病人全部脱险,无一例死亡。现将紧急救护及组织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摄入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猪内脏后出现中毒症状166例,其中女72例,男94例,<1436例,1545102例,>4528例,发病时间在食用后1060 min,就诊时间在食后16h

1.2 临床特征 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四肢肌肉震颤、面红、心悸、胸闷,心电图检查均示窦性心动过速,伴轻微头晕乏力、头痛、恶心、呕吐。

1.3 处理及转归 均于就诊后立即予以洗胃、催吐、护肝等治疗,88例经治疗后36h症状消失在留观区观察后出院,78例经住院治疗后12~48 h后全部出院,出院前复查心电图无异常、肝功正常。

2 救护经过与组织管理

2.1 院前救护与院内救护前期管理 接到呼救后急诊科迅速派出4辆装备齐全的救护车,随车派出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生、护士到现场救护转送病人,并派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护士长到现场指挥迅速分流转送病人,同时动员部分轻病人自已坐车到附近医院就诊。另一方面护理部在接到紧急救护通知后,迅速组织调配人员到急诊科,将人员分成分诊组、加药组、输液组、观察组、协调组,明确各组职责,并通知各临床科做好接收中毒病人的准备,在病人到达之前将各种物资准备齐全,如:将各科的平车送到急诊科准备转送重病人入院、各类大型输液、输液用物、留取血标本用物、催吐用的温开水、水杯、接呕吐物的污水桶等。


题目:大批“瘦肉精”中毒病人的紧急救护及组织管理 全文字数:1963.

作者简介:关小玲(1958-)女 1988年广东医药学院毕业 大专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

一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 主要从事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研究工作

电话:0757-222318678(办) 手机:13825567086 邮编:528300

2.2 迅速清除毒物 首批病人到达后,大批病人被陆逐送来医院,一时无法清楚总共有

多少中毒病人,各组人员分工合作,分诊组迅速按病情轻重急缓、儿童或成人,分流安置病

人,并进行集体讲解示范,指导病人用备好的温开水口服催吐,必要时用压舌板剌激咽候部

使病人尽快将胃内容物吐出,由观察组负责登记病人的一般资料,观察记录病人呕吐情况,密切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加药组根据医院抢救组制订的救治方案,迅速加好输液药物,由输液组分别为每个病人建立静脉通道,抽取血标本,将解毒、护肝药物及时安全注入病人体内。

2.3 迅速分流安置病人 分诊组的人员除了按病情分类外,还要指挥经过催吐、输上液体的病人进行分流安置,将中毒较轻的病人安排到输液室、留观区集中进行输液、观察,将中毒较重的病人迅速分流到各临床科,并随时掌握各科仍存床位情况,避免部份科室因安置病人过多而影响其它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协调组除了及时对门急诊的各类急救物资进行动态观察补充外,还要到各临床科了解病人安置情况,及时为各临床科排忧解难。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对中毒病人要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浅度的变化,定时测量心率、心律,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催吐后的病人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变化,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物品,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抢救措施。集体中毒为意外突发事件,病人发病后心理难以接受,加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因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安情绪,为了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我们尽量将病人集中安置在同一个室间,派专职护理人员在现场集体进行健康宣教,介绍“瘦肉精”中毒相关知识及饮食指导,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以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3.1 合理的管理及分工 院前急救要各类人员紧密配合,在工作中达到快速、安全、准确和有效,群体中毒人员多,家属紧张,会有赶快去医院才能治好病的想法,而且一时难以估计有多少中毒人员,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及指挥,因救护车有限,轻病员会争先恐后挤上车,而需要马上转送的病人得不到及时转送,指挥工作尤为重要。抢救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食物中毒往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紧迫性,抢救工作难度大,必须思想重视,事前要充分估计,做好各项物质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3.2 加强医护配合 面对大量患者,要协同医生做好抢救前分诊工作,应突出“急”字,依“重病先救”原则循序进行,争分夺秒,忙而不乱。使每个病人都得到及时合理救治。在特殊医疗环境中,某些常规护理程序要灵活调整,但对于原则性的操作不能违反,如“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规程一定要坚持,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保证抢救质量。

3. 加强培训 平时注重护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倡导奉献精神,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摆在第一位,这次大批中毒病人来到医院的时间是下午下班前后,全体的医务人员都是连续工作至晚上10时多,没有一个出现畏难情绪。在当晚的抢救过程中,全部中毒病人均需静脉给药、抽血标本,时间紧迫,照明和工作人员均显相对不足,但全部静脉穿剌均能一次成功,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充分体现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