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合并症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
发布日期:2004-05-17
(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理想的降压药物不应具有下列作用:影响糖代谢;增加冠心病危险因素;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致体位性低血压和性功能障碍等。在抗高血压药物中最接近这些标准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钙拮抗剂、哌唑嗪和吲哒帕胺。巯甲丙脯酸不影响糖代谢,能产生多种对心、肾有益的效应,尤其适用于伴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或糖尿病性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物。钙拮抗剂对糖代谢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剂量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可以选用,特别是同时合井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但临床上亦有硝苯吡啶引起糖尿病和糖尿病恶化的报道,为慎重起见,应用硝苯吡啶等制剂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哌唑嗪长期应用不影响糖代谢,甚至可以改善糖耐量,并有降血脂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尤其伴有高血脂者。吲哒帕胺不影响糖、脂质代谢,对心、肾无不良影响,轻、中型高血压患者可做为一线药物。抗交感神经药物(哌唑嗪除外)应慎用,因可引起血糖升高和/或体位性低血压。利尿剂可引起胰岛素耐受性;抑制葡萄糖的利用,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还可引起低血钾,高胆固醇、增加冠心病因素,故不宜选用。p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高血糖,掩盖低血糖症候群,延迟低血糖的恢复;由于p受体介导的扩血管作用受阻,加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致阳萎,故应禁用。
(2)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1)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理想的降压药物是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减低左室负荷,并能增加心肌供血。钙拮抗剂通过扩张外周动脉,减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使左室肥厚逆转作用,可做为一线药物。巯甲丙脯酸降压的同时能维持心、脑、肾血流量,不增加心率,并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冠脉,保护缺血心肌,亦是理想的一线药物。p阻滞剂通过负性肌力作用,使心肌耗氧量降低,保护缺血性心脏,减轻劳力型心绞痛发作。哌唑嗪、吲哒帕胺、柳胺苄心定、必要时亦可使用。长压定、利血平、肼苯哒嗪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紧张素系统,使儿茶酚胺释放,诱发心绞痛,后者甚至可促发心肌梗塞,故应禁用。
2)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研究证明,减轻 AMI的高血压(人为的定为 19/12KPa)是有益的。目前国内外对ACEI用于AMI的治疗引起广泛重视。巯甲丙脯酸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激肽系统,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减少AMI的心衰等并发症,减低死亡率。许多资料表明,p阻滞剂对无禁忌症的AMI早期应用,可缩小梗塞范围,并具有预防猝死和再梗塞的作用。钙拮抗剂地尔硫卓可降低心梗病人的死亡率。硝普钠、硝酸甘油可改善心肌缺血,并对AMI并发心力衰竭有治疗作用。心肌梗塞患者经吸氧、镇静止痛治疗血压仍高者,可酌情选用上述降压药物。
3)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①缓慢心律失常:宜选用不影响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增加心率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硝苯吡啶等。慎用异搏定、地尔硫卓、甲基多巴、可乐宁等。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禁用p阻滞剂,地尔硫卓。②快速心律失常,异搏定可做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室上速,某些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亦可选用p阻滞剂等,但禁止异搏定与p阻滞剂合用。慎用利尿剂,肼苯哒嗪,酚妥拉明等。
(3)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降压药物应不减低肾血流量或损害肾功能,故钙拮抗剂,ACEI、哌唑嗪、吲哒帕胺,甲基多巴均可选用。钙拮抗剂不影响肾血流量,并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血尿素氮和肌酐下降,同时具有利尿钠作用,长期应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可作为首选药物。ACEI用于肾实质性高血压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对高肾素活性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有报道,ACEI治疗可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功能异常,有肾小球滤过率损害的患者,其肾功能可获明显改善。大剂量ACEI有致低血压、蛋白尿、功能性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严重肾功能不全、双侧肾动脉病变,孤立肾时应慎用。p阻滞剂对肾功能影响有颇大差异,氨酰心安、萘羟心安、柳胺苄心定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以选用,但剂量应酌减。心得安可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恶化。直接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虽不影响肾功能,但易造成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或体液潴留,只有同时应用p阻滞剂和利尿剂,才能达最佳效果。噻嗪类利尿剂及利血平长期应用可使肾功能恶化,故不宜应用。
(4)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
1)急性左心衰:硝普钠能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且起效快,可做为首选药物。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亦可选用做为停用硝普钠后口服维持用药。如心室率不太快或由嗜铬细胞瘤发作性高血压致急性左心衰,亦可选用酚妥拉明。
2)充血性心力衰竭(CHF),ACEI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降低CHF的病死率,可作为首选药物,硝苯吡啶通过扩张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并能改善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特别是适用于舒张功能障碍所致CHF的治疗。亦有人认为钙拈抗剂用于CHF治疗应慎重,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CHF可能有益,但重度CHF常使心功能恶化。肼苯哒嗪与硝酸酯类联用虽可降低CHF的病死率,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不易耐受。哌唑嗪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CHF特别是某些难治性心力衰竭常取得良好效果,但长期应用致体液潴留,需加利尿剂,利尿剂适用于收缩功能障碍致CHF患者,而且是最好间断,小量使用,对舒张功能障碍所致CHF应慎用。尽管p阻滞剂用于CHF治疗有少数报道,理论上p阻滞剂对舒张功能障碍致CHF可能有效,但临床上仍应慎用。异搏定、利血平也不宜选用。
( 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在抗高血压药物中,钙拮抗剂,哌唑嗪、 ACEI、吲哒帕胺及柳胺苄心定对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而选择性a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它能降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脂(TG)、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甚至可逆转利尿剂、p阻滞剂对血脂的有害作用,因此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良药,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R阻滞剂可使TG、VLDL升高,HDL下降,增加冠心病危险因素。利尿剂可使TC、TG、LDL升高或使HDL降低,增加冠心病危险因素;利血平及甲基多巴可使HDL降低,前者可升高血压TC。
(6)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 业已证明,合理降压可使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甲基多巴,可乐宁,利血平、p阻滞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嗜睡眩晕,抑郁、视觉障碍等,易与脑血管病本身症状相混淆,哌唑嗪易致体位性低血压,首剂综合症;肼苯哒嗪对脑血管有较强直接扩张作用,增加脑血流和颅内压;加重脑水肿,上述降压药物应慎用。钙拮抗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对脑血管的急慢性痉挛均有效,对缺血后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脑梗塞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可作为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选降压药物。但在脑出血急性期忌用。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时,可选用硝普钠、阿方娜特等降压药物,起效快且不影响神经功能,巯甲丙脯酸降压同时改善脑血流的自动调节,适用于高血压伴脑血管病的治疗。
(7)高血压合并妊娠 肼苯哒嗪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使子宫血流量增加,且无致畸报告,可作为首选药物、氨酰心安、柳胺苄心定,哌唑嗪、甲基多巴对子宫肌,胎儿无不良影响,无致畸报告,亦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一线药物。钙拮抗剂大剂量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作用,在人类中多年临床观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选用,因其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不宜用于临产前或产时。利尿剂在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应慎用,因可加重小动脉痉挛与血液浓缩之间的恶性循环,而且影响胎儿发育,只适用于并发心衰或水液潴留者。ACEI有致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障碍等报告,不宜选用。心得安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呼吸窘迫,死胎及自然流产率增高等,故应禁用。妊娠期高血压急症可先用硫酸镁或肼苯哒嗪静脉注射,若无效时可使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滴。
(8)高血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 硝苯哒嗪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长期服用可改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可作为首选药物。哌唑嗪、巯甲丙脯酸不加重支气管痉挛,亦有降低肺动脉高压作用,可以选用,利尿剂、利血平、哌乙啶等慎用,p阻滞剂禁用。
总之,临床上高血压病常与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相伴随,而且皆需长期用药治疗,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及配伍降压药物,是应该引起重视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