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功能异常:一项心肌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
发布日期:2004-05-28
急性心肌炎患者有多变的临床过程,病程的终点,后果轻重不一,包括:自然恢复,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性加重的心衰,心脏移植以及死亡。但目前尚无预测不良后果的指标。
Mendes LA等对23例活动性心肌炎患者,均进行了右心导管、心内膜心肌活检、血流动力学监测、核医学测定左空射血分数及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测定各心腔大小、心室功能及节段的室壁运动和左室功能。其有室功能通过观察心尖四腔测定右室及缩期与舒张期心尖到三尖瓣环的垂直距离的变化。右室功能正常者收缩期与舒张期变化幅度为2士0.2cm。
23例患者中右室功能正常者8例,其变化幅度为1.9士0.1cm。异常者15例,变化幅度为0.83士 0.1cm。右室功能正常者左室射血分数: 47.5%士 6.3%;右室功能异常者左室射血分数:27.5%士4.0%。在15例右室功能异常者中10例病员出现不良后果,占67%(死亡或需心脏移植)。而右室功能正常者出现不良后果仅1例,占13%。12例存活者其初始和最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9.9%士6.2%与45.7±6.3%,11例后果不良者分别为:32.7%±4.9%与31.7%±4.9%。无明显差异(P=NS)。
故作者认为急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不能由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功能等提供预报。并提出右室功能障碍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