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急诊学科 >> 院前急救 >> 推荐文章
关键字:
推荐文章

    字体: | |

F1急救航线首飞20分钟嘉定到华山医院
原作者: 吴狄;龚莲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发布日期:2004-07-16
前天刚刚通过国际汽联医疗官的检查验收,F1停机坪昨天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直升机的试飞。结果,由嘉定到华山医院,在上午的一次并不成功的试飞后,直升机在下午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两倍于指定里程的空中飞行。 为迎F1工程速度提高一倍 银灰色的圆形停机坪建在华山医院新的门诊大楼顶楼上。整个停机坪高10.5米,直径25米;停机坪中心地带是用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的八边形,边缘则是钢板材料。停机坪中心有一个大大的白色“十”字,周围有6盏泛光灯和24个嵌在停机坪表面的环场灯,正东方则是一盏大大的定位灯。在停机坪南边不远的病房大楼楼顶上,还设立一个风向标,便于直升机的升降。在停机坪西面偏北一点则是一个专用升降梯。据现场的工程师介绍,升降梯是液压控制的,长宽高大约各3米;4个角上各有4个黄色信号灯,用于警示。 “按照正常的建设速度,这个停机坪最早也要到年底才能建好。这次是为了F1赛事赶工,速度才提高了一倍的。”华山医院院长徐建光介绍说。 第二次试飞路线改走宝山 昨天的试飞起点是嘉定。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昨天下午起飞前,直升机曾在上午进行过试飞,但由于某些原因,上午的那次试飞并不成功。此外,直升机在下午离开安亭到达华山医院后就因为飞行未经相关部门批准而被禁止飞回安亭。在15时53分,直升机再次从位于嘉定的F1赛场停机坪正式起飞。16时14分,一辆红白相间的直升机在停机坪正北偏东的方向出现在视野里。 飞行到临近医院的上空时,直升机从医院上空的西边缓慢围绕停机坪逆时针绕行了一周,16时18分“头朝”东北、“尾向”西南降落在停机坪。只停留了大约1分钟,直升机即重新起飞,向来时的东北方向飞去。大约3分钟后,直升机沿着来时的路线再次降落停机坪。40秒后,飞机再次起飞,向东北方向飞去。 这样算来,整个空中飞行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远远超出了国际汽联规定的10分钟。 “飞机没有按照指定的航线飞行,而是绕到宝山,再飞到华山医院的。”上海市卫生局派出的医疗行政联络官、华山医院骨科副教授马昕告诉记者,“全程50公里,飞行时间为20分钟左右,比指定的25公里航程多了一倍。” 3分钟从停机坪到达手术室 华山医院F1大赛医疗急救的总指挥丁强详细介绍了直升机降落停机坪后的急救流程。飞机一降落停机坪,即有机上的医护人员将受伤的赛车手担架抬进专用的液压升降机,大约1分半钟后,到达顶楼,并紧急转进隔壁“待命”的8号F1专用电梯,送至2楼F1专用抢救通道上的手术室。之后,早已“全副武装”等候在那里的骨科、脑外、麻醉等各科医生立即实施抢救手术。 “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丁强介绍说,“直升机从赛场起飞到伤员被送进手术室,全过程是15分钟,这是国际汽联的规定。” 记者随后亲身感受了这个“抢时间”的急救流程。从停机坪进入液压升降机到顶楼,大约不到2分钟的时间;随即迅速进入旁边等候的8号电梯下至2楼,用时35秒;出了电梯,右拐进手术室,花了10秒钟左右。整个过程刚好3分钟。 赛事后将用于重大事故急救 “这次是以华山医院为主,整合了上海医疗界的精兵强将!”上海F1大赛的医疗行政主管马昕还介绍了本次大赛的整个医疗急救组织。 根据安排,现场医疗急救队伍将由华山、中山、瑞金、仁济等上海市九大医院的110名副主任以上级别的专家教授组成。届时,这110名专家将被编成8组步行医生、2组飞行医生,每组两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步行医生将行走在将近10公里赛场范围内的地方,“自由”活动,对赛场内的的赛车手情况密切“监视”,一发现有人受伤,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伤员受伤地点进行现场急救;飞行医生则负责飞行过程中的急救,并负责把赛车手的伤情控制在最佳状态。 直升机上定员4人,1名飞行员,1名医生,1名护士,1名伤员。飞行员是对海上空中急救以及其他方面的空中急救经验丰富的专用飞行员。而在赛场内还设置了医疗中心,包括2架急救专用直升机、8部救护车、3部ET解救车、5部FIV快速干预车。 “而且为了开辟空中医疗急救,上海准备在一所大医院再建一座医疗急救专用的停机坪。”华山医院院长徐建光透露。 同时,对于F1赛事过后停机坪何去何从的问题,华山医院院方表示,作为目前上海市唯一的一个医疗急救专用停机坪,将考虑用于重大创伤事故的空中急救。 有关人士指出,直升机的启用意味着上海初步具备了国际一流急救体系的条件。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