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1, 2, 3, 4, 5],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病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检查血尿淀粉酶来诊断,但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影响采取对应治疗的措施,漏诊率较高,甚至达到30%~40%[1]。近年来增强CT和彩色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广泛应用,提高了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了漏诊率。本文对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增强CT 及超声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探讨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6, 7,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所有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2]为:诊断AP 时需具备以下3 条中的2 条:①AP特征性或非特征性腹痛;②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 正常值上限3 倍;③AP特征性的影像学,强调CT/核磁共振影像(MRI)表现。特定情况下(如患者出现急性或慢性疾病致严重神志失常),因腹痛可能无法评估,或血清淀粉酶可能低于正常值上限3倍时,必须有明确的新出现胰腺炎改变的CT方可诊断AP。共10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4例,年龄25~62岁,(42±8.1)岁,其中胆源性急性胰腺炎70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21例、其他15例。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症状,部分患者并发黄疸、肠梗阻等。全部患者均行腹部超声、增强CT。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 》[2] 。其中急性轻症胰腺炎(MAP)指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对补液治疗反映良好,Ranson评分<3分,或APACHE-Ⅱ评分<8分,或CT分级为A、B、C级,重症胰腺炎(SAP)诊断标准:指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或器官衰竭,或Ranson评分≥3分,或APACHE-Ⅱ评分≥8分,或CT分级为D、E级。②发病72 h入院。③经过积极规范的处理,病历资料完整。
1.3 腹部超声检查采用超声诊断仪(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经腹、腰、背扫查,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改变体位、探头加压或饮水法辅助检查。重点探查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边腔隙及腹腔积液的声像图表现。胰腺大小测量按国内广泛采用的Weil切线测量法,根据胰腺走行的弯曲度划3~5条切线,并在胰腺头体尾部进行垂直测量。正常值按国内标准:胰头厚<2.0 cm,胰体厚<1.5 cm,胰尾厚<1.5 cm。正常胰腺回声稍高于肝脏组织,呈均匀一致的点状回声,边缘光滑。超声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能明确诊断和早期发现,为临床早期及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4]。
1.4 CT检查及分级仪器为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全部病例进行常规扫描,106例患者均进行增强扫描。采用Balthzar CT分级评分系统[6],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A级:正常胰腺。B级: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漫的腺体增大。C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D级:除C级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E级: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A~C级:临床上为轻型急性胰腺炎;D~E级:临床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1.5 统计学方法将106例急性胰腺炎胰患者增强CT 及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计算二种方法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增强CT和彩色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彩色超声查出急性胰腺炎66例,阳性率约为62.0%,增强CT查出急性胰腺炎诊断者99例,阳性率约为93.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彩色超声显示并发胆囊增大、胆囊炎、胆囊和(或)胆管结石等22例; 增强CT显示43例并发胆囊增大、胆囊炎、胆囊和(或) 胆管结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
3 讨论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预后复杂多变,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所以早期准确的诊断治疗[9, 10, 11]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与胰管和胆总管汇合后共同通道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的特殊解剖关系密切关联[13, 14]。
本研究显示,胰腺炎的最终诊断缺少不了增强CT的影像学支持,严重程度也需要影像学评分。B超作为一种便捷的检查方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但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有限,阳性率低于增强CT检查组。对于并发的胆囊增大、胆囊炎、胆囊和(或) 胆管结石等阳性率也低于增强CT检查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超声影像检查阳性率低有以下因素引起:(1)急性胰腺炎发病的早期,胰腺没有形态、大小及回声的改变;(2)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积气,影响视野,超声不能清晰地显示胰腺全貌及内部回声情况。但是增强CT检查相对于超声检查来说,CT分辨率高,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能清晰显示,不受患者体型及腹腔胀气的干扰。彩色超声检查相对于增强CT检查经济方便,且无辐射、对肾脏功能无损伤,可以反复进行检查,并能初步作出分型诊断[3],但无法给出明确诊断的依据。CT 扫描不仅可以了解胰腺的坏死程度[15, 16],还可观察胰外侵犯的范围及有无并发症[7]。
综上所述,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优于彩色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辅助检查中的必要手段,对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病情[12]及预后较超声更精确。
[1] | 段承祥.肝胆胰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16. |
[2]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 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 2013,33(4):217-222. |
[3] | 周秀云, 李青松, 任全刚.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J].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7 ( 6) : 425-427. |
[4] | 唐丽莎. B超诊断80例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26):253. |
[5] |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9-388. |
[6] | Baithazar EJ. Pancreatitis in Core RM[M].//Levine MS,Laufer IL(des)textbook of gastroutestinal radidology.Philadelphia WB,Saauuders,1994:2132. |
[7] | 许学孔.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1,10(10):789. |
[8] | 张文武.急性胰腺炎的分级、诊断与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0):1079-1082. |
[9] | 王春耀,杜斌.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0):1073-1075. |
[10] | 李静.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83-1184. |
[11] | 王春亭,曲鑫.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080-1083. |
[12] | 王心,崔云峰,苗彬,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死亡因素的早期评估[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18(11):1146-1150. |
[13] | Hang Y,Chen Y,Lu LX,et al.Acute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inapregnant woman[J].WorldJEmerg Med, 2013,4(4):311-313. |
[14] | Terayama Y, Hifumi T,Kiriu N, et al.A minimally invasive multiple percutaneous drainage technique for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J].WordJEmerg Med, 2014,5(4):310-312. |
[15] | Zhu HM, Guo SQ, Liao XM, et al. 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by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J]. WorldJEmerg Med,2015, 6(1): 23-28. |
[16] | Gülen B, Sonmez E, Yaylaci S, et al. Effect of harmless acute pancreatitis score,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n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on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acute pancreatitis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J]. WorldJEmerg Med, 2015,6(1): 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