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Vol. 26 Issue (2): 233-233
我真的是颗气球心吗?--急性心衰一例病例讨论
袁绍华     
北京医院急诊科

患者,女,48岁,主因“发热10余天,喘憋2 d”于2016-8-28入院。患者10余天前受凉后发热,Tmax 39.8℃,伴畏寒、流清涕、咽痛、咳嗽、少量白痰;院外血常规示WBC 11.17×109 L-1、NE%68.4%,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后症状缓解。2 d前受凉后再次发热,Tmax38.8℃,伴吸气时左侧肋下疼痛,并出现逐渐加重的喘憋,院外行胸片检查示“两下肺淡斑片影及可疑网格影,轻度间质性改变,心影正常,左侧肋膈角模糊”,口服“莫西沙星”效果不佳;之后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来诊。既往史:6年前雷诺现象起病,诊断为混合结缔组织病;5年前减停激素后病情相对平稳,未再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2周前其父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有劳累与情绪波动。否认其他疾病史。

入院查体:T 38.5℃,P 125次/min,R 24次/min,BP 134/76 mmHg,SpO2 96%。神清,精神弱。喘息貌,睑结膜轻度苍白,发量稀少,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低,可及湿啰音。心率125次/min,心律齐,心界扩大。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 13.44×109 L-1、NE%83.6%、HGB 91 g/L;动脉血气分析(3 L/min):pH 7.51,PCO2 23.8 mmHg (1 mmHg=0.133 kPa),PO2 87 mmHg,Lac 1.4 mmol/L,BE-3.2 mmol/L,SaO2 97.7%;生化未见异常;CRP 11.1 mg/dL;D-二聚体1 751 ng/mL;心梗三项阴性,NT-proBNP 23 638 pg/mL;PCT 2.98 ng/mL;甲功未见异常;呼吸道病原谱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胸片:左肺下野片团影;心影增大,左侧胸腔积液。床旁心脏超声:右室、右房扩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轻-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肺动脉高压(轻),心包积液(中-大量)(胸部CT),左室舒张功能减低,LVEF 55%。因心包积液主要集中于心后区,无法定位穿刺;为辅助判断积液性质,行胸腔穿刺引流,胸水化验示渗出液,病原学均阴性,未见肿瘤细胞。初步诊断为喘憋待查-急性左心衰可能性大、肺部感染、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先后予比阿培南+阿奇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体温下降,喘憋减轻,胸痛缓解。

8月30日13:00患者大便后突发喘憋加重、大汗、面色苍白。查体:P147次/min,R 36次/min,BP 115/87 mmHg,SpO2 86%。神清,精神弱,四肢皮肤青紫、湿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弥漫性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低。双下肢不肿。动脉血气(储氧面罩10 L/min):pH 7.09,PCO2 32 mmHg,PO2 248 mmHg,Lac 11 mmol/L,BE-20.1 mmol/L,SaO2 100%;心肌损伤标志物:MYO 347 ng/mL,cTNI 0.596 ng/mL,NT-proBNP>30 000 pg/mL;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导V1-V5导联R波递增不良。判断患者为急性左心衰,予氧疗、强心、利尿、镇静等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复查床旁超声心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各壁中段至心尖无收缩,左室各壁基底段厚度及收缩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轻),肺动脉高压(中),心包积液(中),左心功能减低,LVEF 30%。

当晚患者病情再次恶化,血压最低至40~60/20~40 mmHg,SpO2最低至40%~50%;临床判断为心源性休克,予扩容补液、血管活性药物(中等剂量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纠酸、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血压维持于100/60 mmHg左右。多次复查动脉血气,患者乳酸由最高大于15 mmol/L逐渐降至4.6 mmol/L。患者于9月1日转入CCU序贯治疗,病情逐步趋于稳定。9月5日复查床旁超声心动示:节段性室避运动异常,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三尖瓣关闭不全(轻-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主肺动脉及左右分支扩张,肺动脉高压(轻),心包积液(少),左心功能减低,LVEF 45%。

专家点评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 是由日本人首先报道的一种心肌病。由于心尖部呈气球样隆起、心底部运动增强,心脏的整体形态与章鱼篓相似而被命名为Tako-Tsubo (章鱼篓) 心肌病,又称心尖球形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该病常见于中老年妇女,多由精神、情绪或身体应激状态诱发,无明显的冠脉病变。

常见症状主要为急性胸痛、胸闷,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和心室颤动很少见。这些异常均为一过性,可在数天至数月完全恢复正常,患者预后良好。此患者发病前存在明确的情绪应激,其胸片显示心影逐渐增大、心脏超声示室壁运动异常均与病程中临床表现的演变一致。此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合并了明确的感染,可加重心肌损伤及心脏负荷。此外患者中年女性,既往有雷诺现象,虽然结缔组织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目前合并心脏、肺脏、浆膜腔积液、贫血,推测免疫因素可能参与发病过程中;可完善自身抗体谱等抗体进一步明确。治疗上可酌情使用小剂量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