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Vol. 28 Issue (5): 637-639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5.021
气悬浮转运垫在危重症患者搬运中的效果研究
李梅1 , 曾妃2 , 黄晓霞3 , 金静芬1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杭州 310009;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杭州 310009;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监护室,杭州 310009

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不稳定、变化快,重症监护室完善的治疗和监测设备是维持其生命稳定的重要保障。然而,患者常常为了进一步诊断或更有效的治疗需要离开监护室进行转运,搬运患者是转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搬运不当会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目前常见搬运方式有徒手搬运、床单或滑板搬运[1-2]等,均需要多人配合搬运,并且由于操作方式等原因,容易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发生管道脱落、患者坠床等; 同时搬运负荷过重也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肌肉骨骼损伤[3-4]。因此,为了保持患者病情稳定,降低医护人员损伤,选择合适有效的搬运工具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一款搬运工具——气悬浮患者转运垫(以下简称气垫),通过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7月于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ICU患者198例。纳入标准:有转运需求,如CT检查、MRI、转科、手术等; 使用平车转运的患者。排除标准:年龄 < 14周岁; 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序列,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6例,分别采用气垫、滑板、床单进行患者过床搬运。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组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搬运工具

三组搬运工具分别为气垫、滑板、床单。气垫:尺寸为190 cm×85 cm,由三层结构组成。表层由具有透气功能的医用无纺布制成,与患者直接接触; 中层为横向气室,使用时配合高压气泵充气,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船型气垫将患者安全平稳托起; 底层由具有诸多气孔(按照人体平躺的生理解剖形态分布)的尼龙布制成,高压气体可通过这些气孔向下喷出强大气流作用于支撑面上形成正压浮力,可显著减小气垫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气垫为一次性消耗材料,一人一用。滑板:规格186 cm×56 cm,由高强度PP(聚丙烯)制成的方板,每次用后进行表面清洁,不定期消毒。床单:每张病床配备的棉布单子,日常更换。

1.3 搬运方法

气垫组:搬运需2~3人。将未充气的气垫在准备床单位或更换床单时预先置于入组患者床单下。搬运前,使用安全带将患者固定在气垫上,然后连接气泵对气垫进行充气; 当气垫充气至稳定,一侧人员(1~2人)拉动气垫过床,对侧人员(1人)协助照看患者; 搬运毕,关闭气泵,分离气垫与气泵。滑板组:搬运需4~5人。滑板平时放置于平车上。搬运时一侧护士(2人)提起患者身下对侧床单一定角度,对侧护士(2~3人)将滑板一半插入患者身下,然后连带患者拖动床单将滑板完全置于患者身下,而后拖动滑板将患者从病床转移到平车上,搬运毕抽出滑板。床单组:搬运需4~6人。搬运时松解床单,由患者两侧人员抓住床单四角,喊口令同时抬起患者过床。

1.4 观测指标

评估并记录每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通过便携式转运监护仪测得搬运前和后的即刻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医护人员用力情况:采用Borg 6~20量表评估每次搬运时医护人员的用力情况,通过主观的自我感觉来评价搬运过程中的用力程度,评分范围6~20,6表示安静不费力,20表示极度用力,该量表被广泛应用[5]。用秒表记录搬运时间,同时观察并记录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坠床、管道脱落或堵塞、血压不稳定(血压改变幅度大于20%)[6]等。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ean±SD)描述,偏态分布用MP25, P75)描述; 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正态分布的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 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参数 气垫组
n=66)
滑板组
n=66)
床单组
n=66)
P
男性(例,%) 54(81.82) 49(74.24) 51(77.27) 0.547
年龄(岁) 59.95±17.38 59.30±17.30 58.98±25.40 0.962
身高(cm) 167.27±7.36 167.24±6.48 166.83±6.90 0.920
体质量(kg) 63.43±12.95 62.88±12.95 60.94±12.63 0.501
2.2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除气垫组和滑板组的舒张压搬运前后无变化,三组患者搬运前后的其他生命体征均发生变化,见表 2。变化幅度比较结果显示,呼吸方面气垫搬运比滑板搬运变化小,心率方面气垫搬运比滑板搬运和床单搬运变化小,在收缩压上气垫搬运和滑板搬运比床单搬运变化小,在舒张压上气垫搬运比床单搬运变化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 3

表 2 三组搬运前和搬运后生命体征的比较
参数 气垫组(n=66) t P 滑板组(n=66) t P 床单组(n=66) t P
呼吸(次/min)
  转运前 19.71±6.66 -6.411 < 0.01 18.30±3.94 -4.480 < 0.01 16.59±3.99 -6.843 < 0.01
  转运后 21.24±7.16     20.08±3.98 18.88±4.63
心率(次/min)
  转运前 84.88±16.91 -6.367 < 0.01 85.56±17.51 -5.429 < 0.01 91.89±21.98 -6.367 < 0.01
  转运后 88.29±17.05 89.71±17.68 97.73±22.25
收缩压(mmHg)
  转运前 129.56±20.53 -4.979 < 0.01 129.68±18.72 -7.723 < 0.01 125.01±22.29 -4.979 < 0.01
  转运后 134.35±21.00 136.61±18.41 131.76±21.55
舒张压(mmHg)
  转运前 70.18±15.18 -0.725 0.471 68.41±15.56 -1.657 0.102 71.21±14.55 -0.725 < 0.01
  转运后 70.83±15.40 70.05±13.51 75.58±15.91

表 3 三组搬运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比较
参数 气垫组(n=66) 滑板组(n=66) 床单组(n=66) P
呼吸变化幅度(次/min) 2.00(1.00,3.00)b 2.00(1.00,3.00) 2.00(1.00,4.00) 0.048
心率变化幅度(次/min) 3.00(2.00,5.00)bc 5.00(3.00,7.00) 6.50(3.00,10.25) < 0.01
收缩压变化幅度(mmHg) 6.00(4.00,9.25) 8.00(4.00,11.00) 12.50(5.75,20.00)ab < 0.01
舒张压变化幅度(mmHg) 3.00(1.00,7.00)c 5.00(2.00,7.00) 6.00(3.00,11.25) 0.002
注:与气垫组比较,aP < 0.05;与滑板组比较,bP < 0.05;与床单组比较,cP < 0.05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主要为血压不稳定,气垫搬运和滑板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床单搬运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另外,床单组发生1例搬运过程中床单撕裂的情况,2例患者疼痛明显增加。

表 4 三组搬运不同指标的比较
参数 气垫组 滑板组 床单组 统计值 P
不良事件(例,%) 6(9.09) 6(9.09) 20(30.30)ab 14.438d < 0.01
用力情况(分) 10.89±2.16bc 14.87±1.96 15.49±1.97 59.853e < 0.01
搬运时间(s) 39.00(24.25,47.50) 45.00(24.75,51.00) 10.00(8.00,12.00)b 99.423f < 0.01
注:与气垫组相比,aP < 0.05;与滑板组相比,bP < 0.05;与床单组相比,cP < 0.05; d为F值,e为Kruskal-Wallis检验,f为χ2
2.4 搬运用力情况及搬运时间

气垫搬运比滑板搬运和床单搬运省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床单搬运比气垫搬运和滑板搬运省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3 讨论

本研究中患者搬运前后生命体征均发生变化,而泮燕红等[7]研究显示气垫搬运对神经科患者生命体征无影响,由此反应了危重患者病情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化,搬运不当就会使原本复杂多变的病情进一步受到影响。气垫搬运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幅度要小于床单搬运和滑板搬运,说明了气垫搬运更有利于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使用气垫搬运时无需改变患者体位,气垫在持续充气状态下即可平稳地将患者从病床上转移到平车上。滑板搬运前需要将滑板置于患者身下,用毕再抽出,可能该过程对患者生命体征造成的影响较大; 此外,当床面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时,拉动滑板会对患者造成强烈震动,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不适,而气垫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强烈震感。床单搬运虽然省时快捷,但由于负重大、间距宽,搬运者常需要爬上床进行搬运,因姿势不当、体力不支使得搬运大起大落,易造成患者摔落; 并且本研究中出现一例床单撕裂的情况,虽然没对患者造成伤害,但也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可能是因为床单反复经过清洗、消毒,时间一久易发生老化。另外,有学者提出院内转运风险还需注意使用转运设备的交叉感染问题[8],气垫属于一次性耗材,一人一用,可以避免因搬运工具造成的交叉感染。Song等[9]的研究报道,转运时间越长,危重症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滑板搬运相比,气垫搬运不增加耗时,故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三组医护人员的用力体验评分结果表明气垫搬运要比另外两种搬运工具省力,且在笔者前期的研究中使用弹簧秤测量搬运所需拉力,也证实了气垫搬运所用拉力要显著小于滑板搬运[7]。Bartnik等[10]的研究发现使用减阻装置进行搬运可以减轻对护士腰背部的负荷,从而起到保护腰背部的作用。滑板通过改变材料的摩擦系数来减少摩擦力,一定程度上减小拉力; 气垫通过利用气体浮力来克服患者重力,从而达到省力目的。使用气垫搬运患者可以更大程度地减轻护士腰背部的负荷,由此可推测气垫能够有效地降低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Salmani等[5]研究报道使用机械提升装置来代替人力完成搬运,能够更好地保护护理人员腰部不受伤害,但由于耗时长不被工作量大的护士们所接受,而气垫搬运与滑板搬运耗时无异,且可操作性强,易被临床护士接受使用。又因气垫搬运省力、操作简便,2~3人即可完成搬运,通常危重患者转运需要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护工,正好能够满足气垫搬运的人数要求。而滑板搬运和床单搬运往往需要4~6人,搬运人数越多,一方面难以满足人手需求,尤其在夜班期间突发状况需要转运时,人力分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11]; 另一方面人多手杂搬运难以做到协调一致易造成患者伤害。故气垫搬运在人力资源分配以及保护医护人员不受伤害方面更占优势。

总之,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气垫搬运更能维持危重患者患者病情平稳,保障患者搬运安全; 同时既能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又能节省人力,适合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的搬运工作。

参考文献
[1] 万承贤, 杨晓兰, 李群辉, 等. 床单搬运法在危重患者搬运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 16(1): 134-135. DOI:10.3969/j.issn.1672-2671.2018.01.060
[2] 郑洋. Rollbord转运滑板在搬运ICU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3, 27(25): 2764-2765.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25.034
[3] 金艳鸿. 人工搬运技术培训及护腰带对ICU护理人员腰痛症状改善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4): 204-205. DOI:10.7619/jcmp.201524084
[4] Weiner C, Kalichman L, Ribak J, et al. Repositioning a passive patient in bed:Choosing an ergonomically advantageous assistive device[J]. Appl Ergon, 2017, 60: 22. DOI:10.1016/j.apergo.2016.10.007
[5] Salmani NH, Choobineh A, Razeghi M, et al. Designing, prototype making and evaluating a mechanical aid device for patient transfer between bed and stretcher[J]. Int J Occup Saf Ergon, 2016(1): 1-28. DOI:10.1080/10803548.2016.1274161
[6] 赵伟英.移动ICU模式下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Detail?id=DegreePaper_y2421249
[7] 泮燕红, 李梅, 金静芬, 等. 气悬浮过床垫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9): 1167-1169.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8
[8] Bambi S. The risk of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to patients[J]. Crit Care Nurse, 2010, 30(6): 14-16. DOI:10.4037/ccn2010491
[9] Song KH, Cho SU, Lee JW, et al. Is it possible to reduce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tim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ation in critically ill cases using the Easy Tube Arrange Device?[J]. Clin Exp Emerg Med, 2018, 5(1): 14-21. DOI:10.15441/ceem.16.183
[10] Bartnik LM, Rice MS. Comparison of caregiver forces required for sliding a patient up in bed using an array of slide sheets[J]. Workplace Health Saf, 2013, 61(9): 393. DOI:10.1177/216507991306100904
[11] 徐丽群, 李惠艳, 韩玉香.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ICU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15): 1154.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