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Vol. 28 Issue (6): 663-665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6.001
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探讨与展望
陈玉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 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 山东省卫生系统急危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心肺脑复苏研究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2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急诊医学已经步入新时代。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急救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2017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发函,委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开展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以下简称“大平台”)建设试点准备工作。本文拟对大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及框架做一介绍和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与急诊同道共同探讨。

1 新时代、新背景:内外合力共同推动急诊医学发展 1.1 外部驱动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门急诊人次已经突破78亿[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大型医疗卫生机构的急危重症患者显著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疾病预后的心理预期也明显升高。这就对急诊急救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质保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延伸而来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代表了新的生产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孕育了新动能,宣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借信息化的“东风”,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服务模式创新,是急诊医学发展的新思路。

党和国家洞悉人民群众需求,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8年初,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以急危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为急诊医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2 内部活力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经过30余年的发展,急诊急救的固定人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急诊医学硕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相继建立,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也显著提升。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急诊急救的主要任务不完全相同,急诊医学坚持走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道路,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开展特色技术,极大提高了学科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现代科技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急诊医学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在与其他学科一次次的交流和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为急诊医学实现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

2 大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大平台是在政策指引下,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运用集成创新的理念方法,构建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必将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急诊急救体系面临的诸多问题。

2.1 优化流程,缩短“延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早期致死致残率高和早期有效救治可以改善预后的特点。既往研究显示,各种因素导致的救治“延迟”是造成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区的急诊急救体系及地理环境等存在差异,导致救治“延迟”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总体可归纳为呼救“延迟”、院前“延迟”和急诊“延迟”。大平台制定区域性的标准化救治流程,优化临床路径,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衔接,缩短救治“延迟”,以期改善急危重症患者预后。

2.2 推动信息化建设,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

当前,多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缺陷,机构之间、院前与院内之间交互困难,衔接不畅。急诊急救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部分地区急救病历为手工记录,患者信息不完整、不连续,临床资料的利用价值低。大平台强调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通讯技术构建急诊急救网络,消除区域内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之间的壁垒,实现患者信息互通,从而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连续性医疗服务。大平台借助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和结构化电子病历,充分利用数据的临床研究价值,让数据“活”起来,助力临床研究,从而发现临床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3 多学科协作,提供高效的综合性救治服务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复杂急危重症患者将越来越多,对综合性救治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急诊科是院前急救和院内专科之间的枢纽,是多学科高效协作提供综合性救治服务的最佳场所。大平台以急诊科为基地,借鉴临床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2],组建以急诊科为核心的多学科急救团队,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提高协作效率,实现大平台上的“大合唱”,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综合救治方案。

2.4 提高急诊急救队伍水平

急诊急救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学科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急诊科力量仍相对薄弱[3],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急诊医疗从业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急诊医学教育。大平台以急诊科为核心,以综合救治能力提升为目标,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急诊急救队伍,以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需求。

3 集成创新构建大平台

大平台建设强调集成创新,即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模式、信息化技术手段等,将分散的医疗资源重新布局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产生“1+1 > 2”的集成效应。大平台在不增加过多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医疗资源不足地区的意义尤其突出。

3.1 组织框架

201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发起,旨在提升我国急诊医学整体水平的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在济南成立,为大平台建设凝聚了力量。在此基础上,国家卫健委批准分会推进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大平台的组织框架如下:由医疗机构负责人牵头,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等多部门参与成立领导小组,为大平台建设提供保障;急诊科设立大平台建设办公室,由分管院长或急诊科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心血管病学、神经病学、重症医学、检验、放射等学科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大平台建设的具体执行和技术支持;医院与区域院前急救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本区域的大平台建设。

3.2 标准化救治流程

大平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建设理念,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救治流程(以下简称“标准化流程”),缩短救治“延迟”。标准化流程的制定遵循科学性、可行性、高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在相关疾病救治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基础之上,制定区域内统一、标准化的救治流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以时间为主线,使高效性贯穿整个临床救治过程,包括:从呼叫第一时刻到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这段急救盲区的远程指导、FMC至急诊科途中的诊疗和远程交互、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衔接、以急诊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救治等。标准化流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根据患者救治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监测、质控及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3.3 信息化建设

大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区域内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一体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医疗和智慧化管理。但是物联网场景下的医疗服务对网络的速率、稳定性等有更高的要求,5G时代的到来,为大平台“万物互联”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院前急救通过“医健通”、身份信息读取、语音交互等技术实现呼救位置、人口学、主诉、既往史等信息的智能化采集。救护车急救设备与信息系统对接,全程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及辅助检查等信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将院前急救采集的信息实时传输至急诊科。急诊科工作人员接收到患者信息后,可提供远程挂号、分诊服务,预分配相应医疗资源,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提供指导。除了信息采集和远程交互功能外,高水平的信息化平台可实现辅助决策功能,即根据“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实现患者高效、科学、合理分流;基于相关指南共识及大数据,实现人工智能辅助救治等。

急诊电子病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急诊不同于一般门诊及病房,其电子病历系统更加复杂。急诊疾病种类繁杂,病历模板符合通用性的同时,应针对重点病种提供高效模板,并通过智能化手段,最大程度提高病历完成效率和质量。急诊电子病历应采用国际主流标准,与国际接轨,少走弯路。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以患者为主线汇集数据,实现区域内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临床数据的统一管理,构建面向医疗服务、管理、质控与教学科研的集成化应用,帮助医院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医疗。

3.4 进一步强化急诊科功能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共享”的协作平台。人员上,组建以急诊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建立固定召集人、固定团队和专家梯队的新型协作机制,针对复杂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高效的综合性救治。结构上,在现有“三区四级”分诊制度的基础上,以急诊科为基地,打造急性心脑血管病、创伤、中毒、复苏等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单元,单元内人员相互配合,设备共享,流程通畅,实行统一管理。患者经综合救治后,除传统出口外,还应设立“综合动态评估区”作为过渡区域,救治需要动态评估及监测的较重患者。

急诊科作为大平台的基地,其管理者通过可视化管理系统监测和质控区域内急诊急救患者的就诊、接诊、转归和结局等信息,发现运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急危重症救治质量。此外,急诊科也可通过大平台承担急救人员培训及公众科普工作:通过远程会诊、授课及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区域内急诊急救人员学习讨论;通过互联网科普平台,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急诊急救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等。

4 展望

新时代,大平台,大联盟,大有可为!在2018年第二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上,笔者首次介绍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并在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海南亚太国际急诊论坛等会议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大平台建设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综上,大平台是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构建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大平台建设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集成创新,实现区域内急诊急救医疗资源统筹管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无缝衔接和多学科高效协作救治。尽管当前大平台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可预见的是,这一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必将为医疗质量持续性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制定医疗决策提供依据,必将提升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助力“健康中国”!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
[2] 狄建忠, 李昆, 任庆贵, 等.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 2016, 20(1): 79-80. DOI:10.3969/j.issn.1671-0592.2016.01.029
[3] 郑佳琪, 王甲莉, 徐峰, 等. 加强学科建设, 助力急诊发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3): 271-27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