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Vol. 28 Issue (10): 1242-1244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12
5G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探索
刘军1 , 谢云2 , 汪方2 , 王瑞兰2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信息中心,201600;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201600
摘要: 创伤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致死因素,而严重创伤急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医疗行业融入更多的人工智慧, 借助5G时代建立智慧医院信息平台, 使患者可享受到及时、便利、安全及优质的诊疗服务, 解决医护工作效率不高、以及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滞后问题。目前我国严重创伤急救体系与5G联合应用鲜见报道。本研究就5G应用于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介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5G急救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 创伤救治    智慧医院    移动办公    智慧管理    5G    
Application of 5G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
Liu Jun1 , Xie Yun2 , Wang Fang2 , Wang Ruilan2     
Depart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1600 China
Abstract: Trauma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death in the world,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severe trauma is a worldwide problem.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o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the medical industry,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intelligent hospital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5G era, so that patients can enjoy timely, convenient, safe and high-qualit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medical work efficiency and lagging in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hospital.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erious trauma emergency system and 5G in China.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5G in severe trauma treatment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evere multiple trauma    Intelligent management    5 G    

创伤是世界范围内第六大致死因素,约占全球死亡人口的10%[1]。在我国,创伤的病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严重创伤急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第一个死亡高峰为即刻死亡及伤后数分钟内死亡,对此临床治疗尚难改善,第二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小时死亡,这是目前世界严重创伤急救的核心挑战,即如何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理想状态为1 h内,被称作黄金1 h)接受正规的治疗。因此,快速反应、覆盖全面的院前急救网络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被称为5G(fifth generation),已在交通、媒体、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业务试验并取得成功。5G技术可在28 GHz超高频段以超过1 Gbps/s的速度输送数据,使网络时延、能源消耗、网络容量问题等得到极大改善,推动物联网和互联网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医疗行业是电子信息高科技在现实领域应用的先行者,5G网络及其促进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将大大促进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医疗行业融入更多的人工智慧, 借助5G时代建立智慧医院信息平台, 使患者可享受到及时、便利、安全及优质的诊疗服务, 解决医护工作效率不高、以及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滞后问题。目前我国严重创伤急救体系与5G联合应用鲜见报道。笔者就5G应用于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介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5G急救应用的情况。

1 5G区域创伤中心分级布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辐射范围虹口、松江、青浦、上海西南远郊等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长三角地区,本院创伤中心属于Ⅰ级创伤中心,由院前急救、创伤复苏单元、急诊室、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继续监护单元,以及影像中心和各专科病房等组成。

2 5G院前规范评估、分级救治和转运

5G院前急救,是院前急救电话的接警、处置和急救调度管理中心。接到呼救电话后,首先助理调度员将患者基本情况(事发时间、地点、伤者情况和事发原因等)登记录入,同时将电话转至急救医师以实现三方通话。急救医师通过电话评估患者情况,迅速做出危急程度的判断,启动最佳急救方式或迅速派出急救队。举例:2019年8月27日5G多发伤救治演练,接到伤员报警后,松江高速交警大队迅速出警展开救援,并启动110与120联动机制。区120接报后,立即派出新浜分站5G救护车组赶赴现场,考虑事故地点处于沪杭交界路段,调度室负责人立即请示医疗急救中心领导,启动松江-金山-嘉善三区联动机制,通知航空救援机构备勤。见图 1

图 1 5G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救治 Fig 1 Application of 5G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
3 5G院前急救系统

5G院前急救系统可以做到院前院内一体化数据共享,并可利用移动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进行各项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完成院内指导院前或院内提前进行相关科室会诊,利用桌面云将院内系统映射至院前,可在救护车上完成分诊、医嘱、病历,到院后即可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 形成一个智慧型数字化救护车,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的工作[3, 5]

4 5G多发伤患者“上车即入院”构建急救一体化新格局

本院打造的5G绿色城市救援通道,真正实现为患者抢占救治“黄金时间”。5G救护车内,现场医生通过穿戴5G设备,将现场情况、病患情况,以第一视角将现场视频同步给后方医院,并保证救护车动态定位信息实时回传,可以说“上车即入院”。急救干预至少可提前10 min。在急诊指挥中心通过VR既可以实时动态的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指导救护车上院前救治医生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实时了解到救护车的位置。具体流程见图 2

图 2 5G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救治流程图 Fig 2 The flow chart of 5G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
5 区域性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体系

创伤救治体系是指有组织地为特定区域内的急症创伤患者提供全方位、最佳的救治服务,并与当地的紧急医疗服务(EMS)系统密切合作的体系[7]。包含院前急救、院内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创伤控制手术、Ⅱ期确定性手术、ICU复苏、康复训练等方方面面[6]。一个好的创伤救治体系,应以当地一家大型三级医院为创伤救治中心,以区域内的5~6家二级医院为创伤救治点(分中心),形成闭环式区域性创伤分捡、转运救治流程,并根据患者伤情以最短的时间将患者转运至相应医院[8];应用5G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组建专业化的院前救治和急诊科为主导的专业创伤救治团队,衔接院前救治、急诊损伤控制性复苏、损伤控制性手术、ICU监护治疗、确定性手术治疗等环节。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中,Duchesne等[9]回顾性地研究了在实施远程医疗创伤计划之前和之后的5年内814名成年创伤患者。虽然该研究发现远程医疗前期和远程医疗后期的总体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社区医院花费的时间和转移到创伤中心的时间得到了显着改善,据计算,远程医疗为创伤中心节省了600多万美元。也有研究发现应用远程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快速的转移患者,加快了影像检查检验的报告时间, 使医疗团队的效率提高[10]

6 开展5G严重创伤急诊救治的持续质量改进

本院在开展5G用于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多发伤救治的关键技术为:自主研发智能创伤预警联动系统。院前急救人员快速伤情评估,转运过程伤情信息共享,院内救治提前预警,这些可以解决院前院内救治分离,长时间多次转运的问题。院前急救团队、医院急诊团队、专科救治团队实现三方信息共享提前预警。建立一次转运、医院急诊室零时间等待的高效救治流程。

本院同时应用5G技术在胸痛患者的救治,做到院前-院内急诊- PCI手术室-ICCU(ICU)一体化管理,大大缩短诊治时间。本研究团队将继续完善5G技术应用下的院前-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系统严重创伤患者康复治疗体系,提高多学科救治团队的有效性,着力构建5G智慧医院新生态。

参考文献
[1] Alberdi F, García I, Atutxa L, et al. Epidemiology of severe trauma[J]. Med Intensiva, 2014, 38(9): 580-588. DOI:10.1016/j.medine.2014.06.002
[2] Wang LS, Wang YM, Ding ZZ, et al. Cell selection game for densely-deployed sensor and mobile devices in 5G networks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cell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J]. Sensors, 2015, 15(9): 24230-24256. DOI:10.3390/s150924230
[3] 甘霖. 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 中国数字医学, 2017, 12(2): 53-5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7.2.019
[4] Hemmila MR, Jakubus JL. Trauma quality improvement[J]. Crit Care Clin, 2017, 33(1): 193-212. DOI:10.1016/j.ccc.2016.08.010
[5] 荣广成, 邢玉华, 刘伟, 等. 智慧型急诊医学科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 2018, 13(8): 101-103.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8.08.033
[6] 吴新宝, 韩巍, 王陶. 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19, 35(1): 10-13. DOI: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9.01.004
[7] 于学忠, 黄子通. 急诊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8] 孙茜. 姜保国: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J]. 中国医院院长, 2016, 22: 72-73. DOI:10.3969/j.issn.1674-3989.2016.22.021
[9] Kim PT, Falcone R A. The use of telemedicine in the care of the pediatric trauma patient[J]. Semin Pediatr Surg, 2017, 26(1): 47-53. DOI:10.1053/j.sempedsurg.2017.01.008
[10] Lazzara EH, Benishek LE, Patzer B, et al. Utilizing telemedicine in the trauma intensive care unit: does it impact teamwork?[J]. Telemed J E Health, 2015, 21(8): 670-676. DOI:10.1089/tmj.2014.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