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创伤,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00万,约有2 700万例患者受此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需要急诊、麻醉与危重病、外科、康复等专业科医师的共同合作,每个阶段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都至关重要。法国麻醉与危重病学会(SFAR)成立27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2004年的脊髓损伤处理指南进行更新。采用GRADE法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包括强烈推荐(1+)或强烈不推荐(1-)、弱推荐(2+)或弱不推荐(2-),其中要至少50%的专家达成一致且反对者不超过20%才做出推荐,至少70%的专家同意才达到强一致。
本指南有三个主要目标,包括:(1)优化疑似脊髓损伤患者的初始治疗,包括从临床拟诊到入院阶段;(2)标准化的早期住院处理,包括麻醉、放射影像和手术;(3)促进伤后第一周内呼吸和循环衰竭的预防,治疗痉挛和疼痛,早期康复。指南针对12个问题,形成19条推荐意见。
问题1:在严重创伤患者中,早期脊椎固定是否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推荐意见1:对任何怀疑脊髓损伤的创伤患者,建议尽早固定脊椎,以将神经功能缺失的发生或加重限制在初始阶段。固定流程见图 1。(GRADE 2+,强一致)
![]() |
图 1 颈部脊髓损伤或有颈部脊髓损伤风险患者进行脊椎固定流程 |
|
问题2:对于颈部脊髓损伤或疑似颈部脊髓损伤的患者,在院前行气管插管,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同时可以限制颈椎活动?
推荐意见2.1:对颈部脊髓损伤或有损伤风险的患者,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手动保持轴线稳定,去除颈托的前半部分,以限制颈椎的活动和有利于声门的暴露。(专家意见)
推荐意见2.2:对颈部脊髓损伤或有损伤风险的患者,院前气管插管时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快速诱导、使用直接喉镜和弹性橡胶探条,将颈椎固定在轴线上,无需Sellick手法,可以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GRADE 2+,强一致)
问题3.1:对于脊髓损伤患者,为降低病死率,在损伤评估之前应该维持的最低血压水平是多少?
推荐意见3.1:对于有脊髓损伤风险的患者,在进行损伤评估之前,建议维持收缩压 > 110 mmHg(1 mmHg=0.133 kPa),以降低病死率。(GRADE 2+,强一致)
问题3.2: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在伤后一周内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所需的最低动脉压水平是多少?
推荐意见3.2:对于怀疑脊髓损伤的患者,在第一周将平均动脉压保持在70 mmHg以上,以限制神经功能缺失的风险。(专家意见)
问题4: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的患者,转到专门的救治单元是否可以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并降低长期病死率?
推荐意见4:建议将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包括短暂神经功能恢复的患者)转移到专门的救治单元,以降低致残率和长期病死率。(GRADE 2+,强一致)
问题5:脊髓损伤后,早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是否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推荐意见5:创伤导致脊髓损伤后,不建议早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GRADE 1-,强一致)
问题6: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除了脊椎CT检查,早期磁共振(MRI)检查是否会改变手术方案?
推荐意见6.1:创伤后如果有神经功能缺失,而无法用CT发现的损伤来解释,应尽快进行脊椎MRI检查以做出最终诊断。(专家意见)
推荐意见6.2:当有可能进行MRI检查而不延误手术治疗或增加患者危险时,建议完善术前脊椎MRI,以改善和指导手术操作。(GRADE 2+,强一致)
问题7: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或创伤性腰骶丛损伤、以及疑似脊髓或创伤性腰骶丛损伤的患者,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手术时机是什么?
推荐意见7: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或腰骶丛损伤的患者,建议在神经功能缺损后24 h内实施紧急手术减压,以促进长期神经功能的恢复。(GRADE 2+,强一致)
问题8:对于颈部脊髓损伤或疑似颈部脊髓损伤的患者,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手术室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同时限制颈椎活动?
推荐意见8.1:在紧急情况下,建议首先进行快速诱导插管并使用可视喉镜协助气管插管,以降低插管失败的风险。(GRADE 2+,强一致)
推荐意见8.2:在非紧急情况下及患者配合时,对于有面罩通气困难和(或)间接喉镜检查困难(张口 < 2.5 cm)的患者,建议在保留自主呼吸下使用纤维内镜引导插管,以降低插管失败的风险。气管插管流程见图 2。(GRADE 2+,强一致)
![]() |
图 2 颈部脊髓损伤或有颈部脊髓损伤危险的患者气管插管流程 |
|
问题9:在脊髓损伤患者中,使用脱机流程是否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推荐意见9.1:建议使用集束化措施来促进创伤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脱离呼吸机,包括:(1)有自主呼吸或存在上升波形的患者可用腹部绑带;(2)积极的物理治疗和使用机械辅助的充气/排气装置,清除支气管分泌物;(3)结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的雾化疗法。(GRADE 2+,强一致)
推荐意见9.2:对于高位脊髓损伤(C2-C5)患者,在7 d内进行气管切开以加速脱机;而对于下颈部脊髓损伤(C6-C7)患者,仅在一次或多次气管插管拔除失败后才进行气管切开。(专家意见)
问题10:哪些镇痛方案可以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推荐意见10.1:建议引入多模式镇痛,在手术治疗期间联合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抗痛觉过敏药物(氯胺酮)和阿片类药物,以防止脊髓损伤患者出现持久性疼痛。(GRADE 2+,强一致)
推荐意见10.2:当单一治疗无效时,建议口服加巴喷丁6个月以上,以控制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使用。(GRADE 1+,强一致)
问题11:早期哪些体位和活动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或)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状态?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压疮?
推荐意见11.1:为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骨神经功能相关并发症和肢体挛缩,建议从急性期开始每天至少采取一次以下措施:(1)对运动障碍的关节进行康复和被动活动;(2)将关节置于与预期畸形位置相反的方向上;(3)应用矫形器;(4)手工肌力增强锻炼。(专家意见)
推荐意见11.2:从急性期开始,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压疮:(1)脊椎稳定后尽早活动;(2)每天至少一次对所有危险部位进行视觉和触觉检查;(3)每2~4 h改变受压区的位置;(4)使用隔离工具(坐垫、泡沫、枕头)以避免骨间接触(膝盖);(5)使用高级别的预防工具(抽气床垫,动力床垫)。(GRADE 2+,强一致)
问题12:是否间断应用膀胱插管来预防脊髓损伤患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
推荐意见12:一旦每天的尿量足够,应尽早进行间歇导尿,以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尿石症)。(GRADE 2+,强一致)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