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Vol. 29 Issue (10): 1378-1380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10.024
区域性危重症患者空中医学转运流程的应用与探讨
苏盼1 , 谢咏湘1,2 , 赵震1 , 李湘民1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长沙 410008;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管理研究所),长沙 410008

空中医学转运,又称航空医学救援,是指以直升机等航空设备为运输工具,配备专业人员及医学设备,为拯救患者生命而提供的医学转运活动[1-2],具有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对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积极意义[3-6],是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但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空中医学转运起步晚,尚处于初步构建转运体系的阶段[1],本院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空中医学转运经验,并结合以往转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初步制定了空中医学转运流程,并在2017年至2019年中旬成功转运急危重症患者18人。现将具体转运流程及转运案例介绍如下。

1 空中医学转运流程

转运流程分转运前、转运时、转运后三个模板,转运流程框架可见图 1

图 1 空中医学转运流程
1.1 转运信息的“三级制”处理 1.1.1 一级接收者

急诊科分诊台 分诊台收到报案或转运信息后,启动“三级制”信息处理,激活空中医学转运流程,填写《空中医学转运信息登记本》。《空中医学转运信息登记本》主要记录受理时间、患者基本信息、转院意见、报案人及患者所在科室的联系方式、用机时间。

1.1.2 二级调度者

医务科 ①对《空中医学转运信息登记本》记录的信息进行二次核对;②组织临床专家通过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符合转运条件;③协调参与转运的各个部门。

1.1.3 三级指挥者

急诊科主任、护士长 ①与各部门紧密联系,保障转运信息通畅;②人力及物资保障;③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患者抵达后快速入院;④制定个性化应急预案。

1.2 转运方案的制定 1.2.1 飞行方案

由金汇救援呼叫中心评估后制定。

1.2.2 医疗方案

医务科及急诊转运团队共同确定执行任务的医护人数、所需携带的药品及设备等。

1.2.3 转运时间

由金汇救援呼叫中心、转运医院及患者所在医院共同确定。

1.3 转运前准备 1.3.1 转运执行单

记录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气道、管道、呼吸机使用情况、用药及约束情况等。

1.3.2 转运物品

主要包括空中医学转运用物登记本、监护仪、呼吸机、空中医学转运急救箱等。

1.3.3 患者及家属准备

① 知情空中医学转运方案,内容包括:目的地、花费、转运时间、转运路线、转运后处理等;②知情乘机注意事项,内容包括:系安全带、勿随意走动、提前如厕、不得随意开门、禁止吸烟等;③签署《空中医学转运同意书》《空中医学转运患者意外及风险告知书》《直升机乘机安全告知书》《直升机医疗转运服务合同》。

1.3.4 医护人员准备

① 掌握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及转运知识;②熟知随机仪器设备的使用;③随身装备评估;④着装符合要求;⑤身体状态良好。

1.4 转运交接及转运处置 1.4.1 登机时

转运医护人员到达后,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后进行交接,填写空中医学转运执行单。

1.4.2 登机后处理

① 连接医疗仪器设备;②摆放体位、适当约束:注意患者头部应朝向机头方向,防止飞行过程中头部充血加重病情[7];③固定患肢及骨折部位;④固定及梳理呼吸机、引流管等各项管路,并检查管路通畅情况;⑤检查输液通路状况;⑥再次评估患者病情,填写空中医学转运执行单;⑦对患者的物品进行妥善放置。

1.4.3 转运时特殊处理

①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设备报警并记录;②预防缺氧:飞行时机内氧分压或氧含量的相对下降,对于供氧依赖程度较高的患者,需有预见性的加强吸氧;③妥善应对晕机现象: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调整心情,必要时使用药物或采取其他防晕机措施;④意识观察:因飞行噪音影响,可使用肢体语言或书写文字的方式同患者沟通以判断意识状况;⑤低体温预防:飞行时舱内温度降低,应加强患者保暖;⑥减轻恐惧:部分患者对乘机存在恐惧心理,应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⑦体位及管路评估:因直升机飞行时容易剧烈抖动及摇晃,应加强对患者体位及管路的评估与调整;⑧实时联动:机组医护人员应与接诊医院进行实时沟通,保障患者下机后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1.5 转运后处置

① 病情评估与患者交接:由接诊医院进行现场评估后进行交接、记录,转运与接诊双方签字确认;②开启绿色通道:患者进入绿色通道流程,加快入院;③医疗物品处理:由空中医学转运预备物小组成员对医疗物品进行清点、检查、清洁、消毒、补充,并填写转运用物登记本;④飞行装备处理:由航空公司负责清点、查验、清洁、消毒。

1.6 知情同意与伦理原则

在取得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后,课题组会对转运案例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第202008103号)。

2 转运案例及效果

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共转运患者18人,平均年龄56.4岁,最小年龄15岁,最高78岁;一次转运成功17例,1例因气候问题推迟;转运单位均为医院,17例为省内,1例为省外;转运最多的为创伤患者。具体转运案例可见表 1

表 1 2017年至2019年空中医学转运情况汇总
年份 转运接送时间 转运时长(h) 转运地点 性别 年龄 主要诊断 转运情况 转运后去向
2017年 6月20日9:30-15:15 5.75 永州市人民医院 75 全身烧伤 顺利 烧伤科
7月12日6:00-11:30 5.5 凤凰县人民医院 78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顺利 中心ICU
8月2日12:00-8月3日9:00 21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吉首 51 小脑出血 因天气问题推迟至第二天清晨准运 中心ICU
8月8日14:53-8月8日16:46 1.88 衡阳市南华附一医院 63 右上肢毁损伤失血性休克 顺利 手术室
9月16日13:30-9月16日17:30 4 永州市中心医院 50 电击伤,肺部感染 顺利 烧伤科监护室
10月28日13:00-18:00 5 凤凰县人民医院 60 脑出血 顺利 神外ICU
11月4日10:40-16:00 5.33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3 主动脉夹层 顺利 胸外ICU
2018年 2月12日16:00-17:30 1.5 常德市一人民医院 60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顺利 呼吸ICU
2月13日13:10-17:50 4.67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7 主动脉夹层 顺利 胸外ICU
5月18日11:10-13:20 2.17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50 严重多发伤 顺利 中心ICU
6月27日12:40-6月27日14:20 1.67 沅陵县人民医院 41 严重多发伤 顺利 急诊ICU
7月21日9:20-16:40 7.33 广西桂林市中医院 33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顺利 中心ICU
10月19日11:35-13:20 1.75 桃江县大栗港镇 64 腹痛查因 顺利 急诊ICU
11月11日12:30-14:50 2.33 湘乡市人民医院 74 脑出血 顺利 急诊抢救室
2019年 5月14日12:00-14:30 2.5 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37 多发伤 顺利 EICU-骨科
5月22日13:00--16:00 3 益阳安化县人民医院 15 心肺复苏术后、MODS 顺利 中心ICU
6月20日10:25-15:55 5.5 武冈市人民医院 75 咯血查因 顺利 呼吸ICU
7月29日13:00-19:00 6 铜仁市人民医院 47 颈髓损伤,高位截瘫,呼吸衰竭 顺利 中心ICU
3 讨论

本研究中空中医学转运一次性成功率为94.4%,所转运的患者多为创伤患者,其次为脑出血、呼吸衰竭等,转运过程中未发生紧急或意外情况,转运后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说明所使用的转运流程能够保障较好的转运效果。

18例转运中有1例因气候问题而使转运延误,但由于该例患者所处地点为医院,转运延误并未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该例患者也在第2天得到顺利转运,并在积极的治疗后顺利出院。但不可否认,气候的变化会对转运造成影响,进而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8-13],除了气候因素外,转运质量可能还受到空间距离、转运时间、救援人员、飞行员体质量、低温、流程的熟悉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空中医学转运前需在充分考虑转运风险因素后再确定飞行计划。

空中医学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毋庸置疑[14-15],对提高危重症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16-17],因此,开拓更多的空中医学转运服务,对改善我国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2017年至2019年,本院空中医学转运总体存在转运次数少、覆盖范围小的特点,原因可能与费用、公众对空中医学的陌生以及有限的空中医学资源有关。因此,空中医学转运的启动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费用、社会认识度、临床益处与资源的利用平衡等方面的问题[18-19]。现有的转运流程仍需要基于临床证据进行调整,仍需要医疗急救人员不断的实践、锻炼和总结。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航空医学救援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08):944-948.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05.
[2] Galvagno SM, Sikorski R, Hirshon JM, et al.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for adults with major trauma[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D9228. DOI:10.1002/14651858.cd009228.pub2
[3] 彭博, 张进军. 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02): 141-144.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4.002
[4] Thomas SH, Thomas SW, Thomas SA, et al.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literature 1972-2017: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J]. Air Med J, 2019, 38(2): 115-124. DOI:10.1016/j.amj.2018.11.016
[5] Risgaard B, Draegert C, Baekgaard JS, et al. Impact of Physician-staffed Helicopters on Pre-hospital Patient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20, 64(5): 691-704. DOI:10.1111/aas.13547
[6] 娄靖, 张进军.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08): 840-843.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4.001
[7] 徐巍, 于丽, 张莺, 等. 美国飞行护士的发展及其启示[J]. 护理研究, 2010, 24(11): 949-950.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0.11.004
[8] Chatoorgoon K, Huezo K, Rangel E, et al. Unnecessary imaging, not hospital distance, or transportation mode impacts delays in the transfer of injured children[J]. Pediatr Emerg Care, 2010, 26(7): 481-486. DOI:10.1097/pec.0b013e3181e5bef3
[9] Gałązkowski R, Gaździńska A, Kopka M, et al. Evaluati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HEMS) worker[J]. Ann Agric Environ Med, 2015, 22(3): 542-545. DOI:10.5604/12321966.1167731
[10] Aléx J, Karlsson S, Saveman BI. Patients' experiences of cold exposure during ambulance care[J].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 2013, 21: 44. DOI:10.1186/1757-7241-21-44
[11] Müller A, Prohn MJ, Huster KM, et al. Pilots' age and incidents in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a 5-year observational study[J].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14, 85(5): 522-528. DOI:10.3357/asem.3861.2014
[12] Enomoto Y, Tsuchiya A, Tsutsumi 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cared for by a physician-staffed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J]. Pediatr Emerg Care, 2018, Publish Ahead of Print. DOI:10.1097/pec.0000000000001608
[13] Tomazin I, Ellerton J, Reisten O, et al. Medical standards for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s using helicopters: offici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mountain emergency medicine (ICAR MEDCOM)[J]. High Alt Med Biol, 2011, 12(4): 335-341. DOI:10.1089/ham.2010.1096
[14] Belway D, Dodek PM, Keenan SP, et al. The role of transport intervals in outcomes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 are transferred to referral centers[J]. J Crit Care, 2008, 23(3): 287-294. DOI:10.1016/j.jcrc.2007.04.007
[15] Oud FRW, Kooij FO, Burns BJ.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way registry at Sydney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J]. Air Med J, 2019, 38(3): 161-164. DOI:10.1016/j.amj.2019.01.006
[16] Margolis SA, Ypinazar VA. Aeromedical retrieval for critical clinical conditions: 12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the royal flying doctor service, Queensland, Australia[J]. J Emerg Med, 2009, 36(4): 363-368. DOI:10.1016/j.jemermed.2008.02.057
[17] Brown JB, Gestring ML, Guyette FX, et al. Helicopter transport improves survival following injury in the absence of a time-saving advantage[J]. Surgery, 2016, 159(3): 947-959. DOI:10.1016/j.surg.2015.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