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医学救援,指的是在一些紧急医疗服务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通过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及救护设备,并利用符合医疗救护条件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通用航空器,为拯救患者生命而提供的医疗救援活动[1-2]。严重创伤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对时间有着巨大的依赖性,救援时间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生死及预后[3],而航空医学救援的使用可以显著缩短救援时间[4],并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5],航空医学救援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成熟健全的航空医学救援服务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救援的效率,我国具有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人口众多的特点,在面对诸如地震、洪水等紧急的情况下,通过航空医学救援实施急救有着绝对的救援优势[6],而了解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现状,掌握其发展动态,对我国进一步有效的开展航空医学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对近十年国内航空医学救援研究进行分析,以得出国内航空医学救援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向及热点,为促进国内航空医学救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与资料来源以“SU%航空医学救援OR SU%飞行救援OR SU%航空医学救援OR SU%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OR SU%空中医学OR SU%空中急救OR SU%空中医疗OR SU%空中救护OR SU%救护飞机OR SU%空运后送OR SU%航空救援OR SU%低空救援OR SU%空运医疗OR SU%飞行护士OR SU%航空医学转运OR SU%直升机医疗救援OR SU%空运救护”为检索策略,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所有有关航空医学救援的中文文献,排除报纸、新闻稿、会议摘要、资料汇编和消息。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工具为Citespace,该软件使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者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7-8],能对研究前沿及热点进行分析和预测。
1.4 伦理原则本研究不涉及任何人类或动物研究。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初步检索获得的文献数量为716篇,经过去重及筛选后最终得到文献为586篇。
2.2 文献的时间分布2011年至2021年文献量分别为29篇、45篇、34篇、55篇、37篇、43篇、50篇、63篇、95篇、71篇、64篇。
2.3 文献的空间分布 2.3.1 学科及作者分布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学科(部分文章可能属于多个学科)、被引频次及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的具体信息可见附表 1。
2.3.2 机构分布发文量排名前十机构的具体信息可见附表 2。
2.3.3 关键词聚类分析为进一步对航空医学救援的研究前沿及热点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最终得出14个聚类,Q=0.718, S=0.9137,本研究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图谱结构显著且聚类效果较好,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分析。具体的聚类信息见表 1,聚类图谱见图 1。
聚类号 | 大小 | 平均年份 | 中心性(Silhouette) | 聚类标签(LLR) |
0 | 37 | 2015 | 0.931 | 应急救援; 通用航空; 突发事件; 直升机; 医疗救援 |
1 | 35 | 2015 | 0.914 | 空运后送; 重症监护; 卫生飞机; 筛选; 危重症护理 |
2 | 31 | 2015 | 0.952 | 航空医学救援; 医疗救援; 直升机救援; 院前急救; 北京市 |
3 | 25 | 2016 | 0.822 | 直升机; 应急预案; 运作模式; 紧急医疗服务; 博览会 |
4 | 21 | 2015 | 0.874 | 专家共识; 医学救援; 人员配置; 芦山地震 |
5 | 20 | 2017 | 0.904 | 医疗救护; 空中救护; 脑出血; 低空空域; 直升机 |
6 | 20 | 2016 | 0.854 | 航空; 航空救援; 危重患者; 护理; 应急管理 |
7 | 19 | 2014 | 0.925 | 飞行护士; 德尔菲法; 体系; 空中急救; 能力标准 |
8 | 13 | 2014 | 0.979 | 空运; 后送; 军事演习; 卫勤; 重度烧伤 |
9 | 12 | 2018 | 0.933 | 应急管理部; 森林消防; 救援装备; 专业化; 地震救援 |
10 | 12 | 2017 | 0.901 | 无人机; 抢险救援; 领域应用; 应急产业; 反应系统 |
11 | 11 | 2014 | 0.982 | 医疗后送; 二级医院;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维和 |
12 | 8 | 2014 | 0.939 | 军事医学; 环太-2016; 医疗保障; 启示; 海军医学 |
13 | 7 | 2019 | 0.992 | 医护人员; 救护队; 飞行员; 交通运输工程; 视觉工效 |
![]() |
图 1 关键词聚类图谱 |
|
突现词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频次变化率高的关键词,更适合运用于探测学科发展的新兴趋势和突然变化,通过分析,最终得出8个突现词,结果可见图 2。
![]() |
图 2 关键词突现分析 |
|
近十年国内关于航空医学救援的研究总数相对少,年平均发表文献述小于100篇,发文量最多的为2019年,而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发文量逐年下降。其原因可能在于航空医学救援多在特殊或紧急的情况下使用,且对人员、物资等方面的要求较高[6],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安全及规范的实施航空医学救援也变的更为严格,进而致使有条件进行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力量变得薄弱[9-10]。但从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不难看出,国内航空医学救援的研究存在研究热度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的特点。
3.2 空间分布航空医学救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医学与卫生、特种医学及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其次为临床医学及急救医学,参与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学科大部分为医学类学科[11],这与汪玲的研究结果类似,而一些非医学类学科也发表了航空医学救援相关的文献,如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经济等学科,这表明航空医学救援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以及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换言之,未来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深入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
被引频次排名前三的作者的对应文章均为航空医学救援相关的综述,而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文章中也多为综述类文献,且内容多集中在对国外航空医学救援现状的探讨,此外,被引的文章多为2015年之前发表,仅1篇发表于2019年。综合以上结果不难看出,相比于航空医学救援发达的国家[12],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深度仍然不够,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性研究,航空医学救援依旧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且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航空医学救援普及率低且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系统的支撑[11]。
被引或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大部分来自空军军事医疗或航空航天相关机构,而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大多数又为空军军事医疗机构,这表明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这些机构,可以通过加强这些机构间或外部与这些机构合作的力度来进一步带动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研究及事业的发展。
3.3 前沿及热点分析结合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并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发现,近十年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热点包括[13-20]:突发事件中航空医学救援的应用、危重症患者的空中医学转运、航空医学救援的运作模式、航空医学救援相关专家共识、飞行护士的培养及标准、军事医疗保障、无人机在航空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突现词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近十年航空医学救援的热点词汇,主要包括“患者转送”、“救护飞机”、“飞行护士”、“德尔菲法”、“空运后送”、“医疗救援”、“专家共识”、“无人机”,其中热点持续时间最长的为“飞行护士”与“德尔菲法”,比较新的热点为“无人机”与“专家共识”。相比于国内,国外航空医学救援研究的热点方向主要包括救援中患者气道的管理、转运益处、转运风险、患者结局以及相关指南几个方面,热点词汇主要包括“气道管理”、“心肺救援”、“直升机急诊医疗服务”、“益处”、“模型”、“创伤中心”、“协会”、“结局”、“风险”等[21]。
本文有附录,请登录中华急诊网(www.cem.org.cn)浏览本文Html格式。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苏盼:数据收集及整理、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孙士昌:研究设计、论文修改
[1] | 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组.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 7(4): 181-185.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4.001 |
[2] | Grissom CK, Thomas F, James B. Medical helicopters in wilderness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J]. Air Med J, 2006, 25(1): 18-25. DOI:10.1016/j.amj.2005.10.002 |
[3] | Pietsch U, Knapp J, Kreuzer O, et al. Advanced airway management in hoist and longline operations in mountain HEMS - considerations in austere environments: a narrative review This review is endor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Mountain Emergency Medicine (ICAR MEDCOM)[J].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 2018, 26(1): 23. DOI:10.1186/s13049-018-0490-5 |
[4] | Tomazin I, Ellerton J, Reisten O, et al. Medical standards for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s using helicopters: offici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Mountain Emergency Medicine (ICAR MEDCOM)[J]. High Alt Med Biol, 2011, 12(4): 335-341. DOI:10.1089/ham.2010.1096 |
[5] | Andruszkow H, Hildebrand F, Lefering R, et al. Ten years of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n Germany: do we still need the helicopter rescue in multiple traumatised patients?[J]. Injury, 2014, 45(Suppl 3): S53-S58. DOI:10.1016/j.injury.2014.08.018 |
[6] | 肖文涛, 张静, 高传玉, 等. 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4): 572-57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4.028 |
[7] |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2.009 |
[8] | He XJ, Zhu X, Ma YF, et al. What should we focus on in sepsis fluid resuscitation? - A research based on scientometrics and visual analysis[J]. Biomed Environ Sci, 2022, 35(2): 155-160. DOI:10.3967/bes2022.022 |
[9]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 航空医学救援急诊专家共识组, 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培训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8): 948-95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06 |
[10] | 马岳峰, 何小军, 潘胜东, 等. 我国航空医学救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8): 827-83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08.001 |
[11] | 汪玲, 李晓雪, 魏伟, 等. 我国直升机医疗救援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 6(9): 485-488.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8.09.002 |
[12] | 周开园, 袁家乐, 张建杰, 等. 国外直升机医疗救援体系发展现状及启示[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 25(7): 674-678. 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18.07.023 |
[13] | 马小飞. 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立体救援机制建设研究: 以甘肃文县"8.17"特大暴洪泥石流为例[J]. 中国应急救援, 2021(5): 58-62. DOI:10.19384/j.cnki.cn11-5524/p.2021.05.014 |
[14] | 黄伟平, 黄林强, 朱高峰, 等. 航空急救转运危重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7): 932-93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7.018 |
[15] | 苏盼, 谢咏湘, 赵震, 等. 区域性危重症患者空中医学转运流程的应用与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10): 1378-138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10.024 |
[16] | 李高鹏, 黄惠桥, 应燕萍, 等. 专业化航空救援中飞行护士工作内容的质性研究[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 7(3): 134-137.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9.03.004 |
[17] | 曾妃, 封秀琴, 邱坤凡, 等. ECMO航空转运重症肺栓塞患者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2): 237-23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2.0012 |
[18] | 岳伟东, 朱晓全. 对我军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6): 674-676.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1.06.050 |
[19] | 李强, 葛芳民, 唐沪强, 等. 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的建设与初步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8): 1026-103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8.024 |
[20]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 航空医学救援急诊专家共识组, 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 航空医学救援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8): 944-94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8.005 |
[21] | 苏盼, 曹晓霞.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空中救援研究进展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9): 1254-125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9.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