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Vol. 32 Issue (6): 806-810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6.016
野战医疗队夏季野外驻训疾病谱及常用药物分析
杜明华1 , 张丽萍1 , 惠慧2 , 张恒1 , 齐鹏1 , 任学文1 , 朱海燕1     
1.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野战医疗队员夏季野外驻训常见疾病谱和用药,为野战医疗队参训驻训提供医疗药品保障依据。方法 统计夏季驻训期间野战医疗队员就诊病例资料,分析疾病种类、构成比,统计药品消耗情况,计算药品使用指标,包括:药品日剂量数(daily drug dose, DDDs)、药品日剂量费用(daily drug dose cost, DDDc)、药物使用率(drug utilization rate,DUR)及药品排名比(drug ranking ratio,R)。结果 我野战医疗队夏季野外驻训12 d,共有91人次、117例病例,男性44人、女性33人,平均年龄39.7岁,呼吸系统疾病52例、消化系统疾病21例、蚊虫叮咬和皮肤病18例、创伤及骨骼肌肉系统疾病15例、眼科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妇科疾病2例、口腔疾病1例、中暑1例。DDDs和DUR前五的药物为呼吸系统药物、感觉器官药物和皮肤病用药、抗感染药物、胃肠道疾病用药和运动系统疾病药物。结论 野战医疗队夏季野外驻训疾病构成和用药需求具有一定特点,掌握野外驻训疾病发病特点和药品消耗对野战医疗队驻训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野战医疗队    野外驻训    疾病谱    药品保障    
Analysis of disease spectrum and drug consumption of field medical team in field training in summer
Du Minghua1 , Zhang Liping1 , Hui Hui2 , Zhang Heng1 , Qi Peng1 , Ren Xuewen1 , Zhu Haiyan1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First Medical Center,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2. Nursing Department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disease spectrum and medication of field medical team in our hospital in summer, and to provide medical and medicinal material supply for field medical team. Methods The data of all cases of field medical team members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were collected. The types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diseases were analyzed, the drug consumption was counted, and the drug use indicators were calculated including daily drug dose (DDDs), daily drug dose cost (DDDC), drug utilization rate (DUR) and drug ranking ratio (R). Results During the 12 days of the field training in summer, 77 field medical team members had 91 medical visits and 117 cases of diseases, including 44 males and 33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9.7 years. There were 52 cas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21 cases of digestive diseases, 18 cases of mosquito bites and skin diseases, 15 cases of trauma and skeletal muscle system diseases, 5 cases of ophthalmic diseases, 2 cases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2 case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1 case of oral diseases and 1 case of heat stroke. The top five drugs of DDDs and DUR were respiratory drugs, sensory organ drugs, dermatological drugs, antibiotic drugs, digestive system drugs and musculoskeletal system drugs. Conclusions The disease composition and drug demand of field training in summer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It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 incidence and drug consumption of field training for the medical support ability and training tasks for field medical teams in field training in summer.
Key words: Field medical team    Field training    Disease spectrum    Drug supply    

军队野战医疗所是全军机动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野战医疗所队员是应急机动卫勤保障的执行力量,是卫勤保障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1]。军队医护人员野外驻训是战伤救治技术训练的主要形式,战伤救治技术训练能有效提高野战医疗队员为战斗伤员的救治能力[2]。野战医疗所成员的自身健康状况关乎平时卫勤演练的参训效果和战时应急医疗救援的成功与否。因此,如何管理和维护队员本身健康以保持好并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值得深入研究[3]。本文针对本院野战医疗所夏季野外驻训期间参训队员常见疾病和常用治疗药物进行分析,以期为实施夏季军队演训卫勤保障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度本院野战医疗所队员参加夏季野外驻训12 d期间发病就诊及使用药物进行分析。参加本院野战医疗所夏季训练队员共147名军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79人,年龄19~56岁,平均44.2岁。

1.2 研究方法

分析野战医疗所队员常见病、多发病的种类、药品消耗及治疗措施等。

疾病分类按照既往文献报告方法[4],建立由分类后送组统一严格的就诊、巡诊处置及药品发放登记统计制度,训练结束后收集、整理野外驻训卫生巡诊、就诊的所有病例资料,包括就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处置等内容等。同一人同一疾病多次就诊,只计算为1人次;同一人不同疾病就诊,按照疾病数统计人次。

统计药品消耗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单位、规格、使用数量、用药金额、厂家等。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5]和《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6]统计药材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the defined daily dose, DDD)为计量单位,分析药品日剂量数(daily drug dose, DDDs)、药品日剂量费用(daily drug dose cost, DDDc)、药物使用率(drug utilization rate,DUR)及药品排名比(drug ranking ratio,R)[4]

1.3 疾病诊断、药品消耗与计算方法

统计野战医疗所队员野外训练期间疾病发生情况,疾病及训练伤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7]、《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8]和《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与代码标准应用指南》分类标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析疾病的构成比,训练结束后由专人负责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用例和百分率表示。参照药品说明书确定DDD值,计算药物相关统计数值:DDDs=某药的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DDc =某药用量总金额(元) /该药的DDDs,DUR=(使用某药人数/驻训总人数)×100%,R=某药DDDs排名/该药DUR排名[5-8]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我野战医疗所夏季野外驻训12 d,共91人次、117例病例,男性44人、女性33人,平均年龄39.7岁。

2.2 疾病分类

117例病例详细结果见表 1,其中发患者数排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52例(44.44%)、消化系统疾病21例(17.05%)、蚊虫叮咬和皮肤病18例(15.38%)、创伤及骨骼肌肉系统疾病15例(12.82%)、眼科疾病5例(4.27%)、神经系统疾病2例(1.71%)、妇科疾病2例(1.71%)、口腔疾病1例(0.85%)、轻症中暑1例(0.85%)。除1例膝关节外伤经包扎、固定后送医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好转、痊愈。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普通感冒37例(31.62%)、感染性胃炎11例(9.40%)、急性喉炎10例(8.55%)、便秘7例(5.98%)、软组织挤压伤、体癣、湿疹、细菌性结膜炎各5例(4.27%)。

表 1 野战医疗队夏季野外驻训期间疾病发生情况 Table 1 Diseases incidence of field medical teams during field training in summer
疾病分类 例数 比例(%)
呼吸系统疾病 52 44.44
    普通感冒 37 31.62
    急性喉炎 10 8.55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4 3.4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 0.85
消化系统疾病 21 17.05
    感染性胃炎 11 9.40
    功能性消化不良 3 2.56
    便秘 7 5.98
蚊虫叮咬和皮肤病 18 15.38
    蚊虫叮咬性皮炎 3 2.56
    体癣 5 4.27
    接触性皮炎 2 1.71
    湿疹 5 4.27
    毛囊炎 1 0.85
    蜜蜂蜇伤 1 0.85
    耳后疖肿 1 0.85
创伤及骨骼肌肉系统 15 12.82
    腰椎间盘突出症 1 0.85
    左膝关节外伤 1 0.85
    踝关节外伤 4 3.42
    异物皮肤划伤 4 3.42
    软组织挤压伤 5 4.27
神经系统疾病 2 1.71
    紧张性头痛 1 0.85
    失眠 1 0.85
眼科疾病    
    细菌性结膜炎 5 4.27
口腔疾病    
    口腔溃疡 1 0.85
妇科疾病    
    痛经 2 1.71
理化因素致病    
    轻症中暑 1 0.85
合计 117 100.00
2.3 用药分析

按照药品分类和单个药品分别计算DDDs、DDDc、DUR和R,结果见表 2。驻训期间用药品种54种,DDDs值总计783.15。DDDs和DUR均排名第1的是呼吸系统药物,该类药物R值为1,说明驻训期间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使用人数多。但按照呼吸道用药种类详细分类计算,三类药物R值均 > 1且,说明驻训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生存条件影响,驻训人员对西药感冒药、清热剂(中成药)、解表剂(中成药)的需求较大,但各种类用量不多,该类药物应多种配备。DDDs排名第2的是感觉器官药物和皮肤科用药,该药物在DUR中排名第2,R值为1,说明驻训期间皮肤病较为频发,该药物的用量大,使用人数多,该类药物需重点保障。DDDs排名第3的是抗感染药物,该类药物在DUR中排名第3,R值为1,表示驻训期间抗生素药物消耗也较大。DDDs排名第4的是胃肠道疾病药物,该类药物在DUR中排名第3,R值为1.33,R值> 1且偏离度大,提示驻训期间该药物的用量小,但使用人数多,属于一过性疾病用药。DDDc排名第1的是运动系统疾病用药,排名第2的是中成药类清热剂,排名第3的是其他类。

表 2 野外驻训期间各类药物的DDDs、DDDc、DUR和R值 Table 2 The DDDs, DDDc, DUR and R values of drugs during field training
药物 品种数 DDDs DDDc(元) DUR(%) R
呼吸系统药物 9 155.17 6.79 35.37 1
    感冒药(西药) 4 58.01 3.92 16.00 2.5
    清热剂(中成药) 3 44.33 15.23 14.29 1.75
    解表剂(中成药) 2 52.83 2.87 15.65 2
消化系统药物 8 104.50 7.06 14.29 1.33
感觉器官药物和皮肤科用药 9 119.00 3.23 16.33 1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7 95.34 19.85 10.20 1
抗感染药物 7 110.30 3.57 14.29 1
解热镇痛抗炎药 2 26.67 2.68 4.08 1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2 13.00 2.65 1.36 1
其他 1 4.00 9.80 0.68 1
合计 54 783.15      

野外驻训期间单类药品使用前10位药品见表 3,其中DDDs排名第1的是感冒清热颗粒,该药品在DUR中排名第2,说明野外训练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此类药物用量大,使用人数多。DDDs排名第2的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在DUR中排名第17,但R值< 1,且偏离度较大,说明野外训练该药用量虽大,使用人数却少,属于基础疾病用药该药。同样情况的还有炉甘石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盐酸特比萘芬乳膏。DDDs排名第3的是西吡氯铵含片,该药品在DUR中排名第1,说明野外训练该药用量大,使用人数少,需保障用药。

表 3 野外驻训期间以DDDs、DDDc和DUR值为序排列的前10位药品 Table 3 Top 10 drugs in order of DDDs, DDDc and DUR during field training
排序 DDDs DDDc(元) DUR(%)
药品名称 数值 药品名称 数值 药品名称 数值
1 感冒清热颗粒 44.50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320.00 西吡氯铵含片 12.24
2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 40.00 雷贝拉唑肠溶片 25.09 感冒清热颗粒 12.24
3 西吡氯铵含片 36.67 金花清感颗粒 17.80 蓝芩口服液 6.80
4 炉甘石洗剂 33.33 蓝芩口服液 17.64 金莲花颗粒 4.76
5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33.33 乳果糖口服溶液 10.81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4.76
6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33.33 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 10.00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 4.08
7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26.00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 9.90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3.40
8 蓝芩口服液 23.00 左氧氟沙星片 8.28 雷贝拉唑肠溶片 3.40
9 红药气雾剂 20.00 口服补液盐Ⅱ 7.50 盐酸莫西沙星片 3.40
10 乳果糖口服溶液 20.00 夫西地酸乳膏 6.01 板蓝根颗粒 3.40
3 讨论

夏季野外驻训部队的疾病构成具有季节特殊性,其疾病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和用药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对夏季野外驻训时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处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夏季野外驻训,环境复杂,气候炎热,草木繁盛,蜂蚊虫多,居住帐篷内温度可高达45~50℃,且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加之训练时间紧、强度大,过度劳累,身体抵抗力降低,此外野外生活条件艰苦,饮食改变,参训队员多易患病[9]。本文所观察的样本量总数不多,且是本院野战医疗队首次由主城区到野外驻训,驻训队员女性居多、年龄较大,因而在短时间内,居然出现了较多病例,患病率高,不能完全代表我军野外驻训的情况。

3.1 夏季野外驻训常见疾病及其原因分析

本次驻训结果显示,野战医疗所驻训队员的主要病种为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问题和训练伤。夏季气候炎热,汗出贪凉,多易感染而患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甚至发热等。野外驻训,饮食保障困难,水土不服,队员体质差异,消化系统疾病仍是野外训练的常见病。除感染性胃炎外,功能性消化不良和便秘也多发,这与以往野外驻训疾病不同,应注意防治便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10]。与以往报道类似,受高温环境、个人卫生、居住条件、训练着装等因素的影响,蚊虫叮咬和皮肤病影响官兵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足癣、湿疹与蚊虫叮咬治疗用药量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蚊驱虫措施,合理预防和保障用药。训练伤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左膝关节外伤、踝关节外伤、异物皮肤划伤、软组织挤压伤为主,主要原因是训练强度大,野战医疗所展开多涉及金属类器具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缺乏所致。野外训练期间发生一例中暑,源于夏季驻训帐篷内关闭过严,温度过高,没能及时通风。此外尚需关注心理问题所致紧张性头痛和失眠,以及女性队员痛经保障问题[11]

3.2 夏季野外驻训常用药品分析

本野战医疗所野外驻训期间需保障的药品为抗生素、感冒类药、解热镇痛类、五官皮肤类和胃肠道药物,也证明由于受驻地地理环境、气候影响、饮食改变和训练强度,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咽炎、扁桃体炎、感染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便秘、蚊虫叮咬皮炎和皮癣、骨骼肌肉损伤等成为影响救援战斗力的主要疾病。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感觉器官药物和皮肤科用药、肌肉骨骼系统药物使用人数多,说明夏季野外驻训,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皮肤损伤和训练伤是驻训队员的常见病,单人用量小,为暂时性疾病用药,以短期治疗为主,宜多种足量配备。需细化该类药品的品量配备、功能主治、保障品规,以备消耗补充,满足驻训需求[12-13]

3.3 夏季野外驻训卫勤保障注意事项

严密组织,提前做好训练前准备工作,推进野战医疗队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细化疾病防控和药材保障,提高野外驻训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14]。与我们的统计结果一致,既往研究显示野外驻训多发病为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及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皮肤及软组织疾、消化系统疾病[15]。酷暑烈日复杂环境下野外驻训,保障演训任务的同时,做好参训人员健康保障,针对夏季野外驻训常见病、多发病及药品消耗,采取科学有效防治和药材补给措施,确保官兵健康。

提升思想认识,预防严重训练伤,降低训练伤病率,提高部队战斗力。野战医疗队队员的选定需综合考虑队员专业知识和临床,并兼顾队员自身身体素质,尤其需重视个别队员疾病危重症的发生和分层防治。热射病是致死率极高的训练伤病,近年来在多发生在越野训练的年轻士兵或者新入伍士兵训练中,该病多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发生后造成官兵健康损伤,非战斗减员影响演训任务和保障方向[16]。此外,野外驻训蜱虫咬伤等蚊虫咬伤后继发严重并发症,做好防护,提前处置好危险地带,发生意外及时处置。因此夏季野外训练尤其需要做好热射病防治,降低训练伤病率,提高部队战斗力。本文中队员所患中暑为轻症中暑,需重视重症中暑的防治。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强军新局面和格局。随着军事和平民伤亡救治模式之间的共性、差异以及两者救治理念的相互补充、整合,战斗伤亡救治经验转化为并改善了平时创伤和自然灾害中平民的生存和康复;民用医学的一系列新的救生和改善生命的能力也被广泛应用在平时健康保障、战伤救治培训和研究等领域。野外驻训常见疾病和主要药品消耗的研究,同样也能为野外露营、荒野生存、长途旅游等爱好者、挑战者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数据支持和药品保障参考。

军队医疗队野外驻训是平时卫勤演练的主要形式,能提高医务人员平时卫勤保障能力、突发事件快快速处置能力、战时卫勤保障执行能力[17]。野战驻训医疗队员是战斗力的决定力量,队员的身心健康对维护野战救援力量,提高部队救援战斗力有重要意义。此次野外驻训期间的疾病诊治和药品保障工作使驻训队员得到了安全、合理的救治,确保了训练质量,驻训取得了圆满成功。根据此次野外驻训期间疾病谱和常用药物分析,深入了解上述疾病发病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驻训队员卫生防病水平,并合理针对未来训练计划医疗保障投入,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朱旗, 卢慧芳, 戴晓婧, 等. 高温环境驻训野战医疗所官兵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 35(9): 669-672.
[2] 刘伟, 李丽娟. 2020年美军战伤救治进展[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 28(7): 690-693. 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21.07.030
[3] 谢予朋, 赵颖, 卢征, 等. 野战医疗所药材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实践[J]. 东南国防医药, 2021, 23(1): 109-112. DOI:10.3969/j.issn.1672-271X.2021.01.028
[4] 李砚, 闫兴辉, 罗超, 等. 西南某部高原驻训官兵疾病谱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9, 40(3): 178-181. DOI:10.16021/j.cnki.1007-8622.2019.03.010
[5]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4-1044.
[6]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 2版.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 1824.
[7] 屈晓东, 郑英, 巨清华, 等. 某野战医疗所高原驻训前3个月人员患病特点及原因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 33(4): 94-98. DOI:10.3969/j.issn.2095-140X.2021.04.020
[8] 唐群科, 张瑛, 袁康. 某兵站官兵青藏高原驻训期间疾病谱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 35(11): 1495. DOI:10.16021/j.cnki.1007-8622.2020.02.010
[9] 叶东平, 胡清华, 张宇, 等. 高原部队驻训高海拔地区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41(2): 112-115. DOI:10.16021/j.cnki.1007-8622.2020.02.010
[10] 刘小燕, 张曌. 专业技术官兵秋冬季高原驻训易发疾病类型分析[J]. 西南军医, 2021, 23(4): 409-412. DOI:10.3969/j.issn.1672-7193.2021.04-06.036
[11] 赵凯, 刘龙友, 汤迎爽. 野外驻训门诊用药量情况分析[J]. 中国药业, 2012, 21(7): 36-37. DOI:10.3969/j.issn.1006-4931.2012.07.021
[12] 王霄女, 陶文斌, 杨璐璐, 等. 联勤保障部队云南地区野外驻训药品消耗情况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 2021, 39(4): 379-383. DOI: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3025
[13] 钱先中, 王冬雪, 姥义. 野战医疗队夏季野外驻训期间药品消耗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20, 30(1): 63-65.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20.01.025
[14] 李琴, 褚玲玲, 高爽, 等. 野外徒步综合训练医疗保障的组织与实施[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15(6) 680-682, 686. DOI:10.3969/j.issn.1673-6966.2020.06.013
[15] 孟昭刚, 吴晓青, 张子璇, 等. 海军陆战队某部野外驻训期间疾病谱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8(5) 51-51, 54.
[16] 姜志坚, 宋波, 彭贵图. 夏季训练, 谨防热射病缠身[J]. 解放军健康, 2021(4): 13.
[17] 徐利, 张坚强, 谭俊杰, 等. 某战区总医院野战医疗所野外实战化训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 27(10): 965-967. 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20.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