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0;
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南昌 330000
1946年1月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已开始应用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治疗[1],随着PD通路、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问题得以解决,已有多项研究表明PD能够改善AKI患者的预后,PD已成为备受推崇的治疗AKI患者的方式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近年来应用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 BP)的比例逐渐增多,而PD的应用相对减少,但仍有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普通病房还是在ICU,PD仍是治疗AKI患者的合适方式之一。
军事冲突、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可能导致电力中断、基础设施破坏、清洁用水难以获得,BP常无法使用,然而PD对环境要求较低且易于启动[2]。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资源有限的落后地区,医务人员及医疗资源有限,PD技术简单,在床边即可快速、安全地进行,且部分PD技术无需昂贵的机械或耗材,可以大幅降低治疗成本[3]。PD以腹膜为滤过膜,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体内炎症。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难以建立血管通路,存在出血风险的AKI患者,PD可以优先选择,因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无需建立血管通路,无需抗凝[3]。近年来,已有多项有关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然而各项研究结果报导并不一致。对比PD与BP治疗AKI患者的疗效,单个研究往往价值有限。目前各数据库尚未收录有关PD与BP治疗AKI患者的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本研究拟选取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RCT)进行Meta分析,为对比PD与BP治疗AKI患者的疗效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对Pubmed、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ry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EMbas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VIP)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起始时间至2023年2月。英文检索词为“peritoneal dialysis”、“extracorporeal blood purification”、“blood purification”、“acute kidney injury”、“acute renal injury”、“acute renal failure”、“acute kidney failure”、“dialysis”、“PD”、“EBP”、“BP”、“AKI”、“ARI”、“ARF”、“AKF”;中文检索词为“腹膜透析”、“腹透”、“体外血液净化”、“血液净化”、“透析”、“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对于各数据库,以主题词结合关键词的方式,采取对应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不限定语种。
1.2 文献筛选纳入标准: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RCT;PD组与BP组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非RCT;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高度一致的文献;研究设计或研究数据明显不合理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两名评价人员独立对拟纳入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当意见发生分歧时,两名评价人员讨论解决,必要时与第三方评价人员讨论确立。遇到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高度一致的文献,排除数据库较后收录的文献。使用预先准备的提取方式,评价人员记录以下内容:①试验基本特征: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对象,样本量,性别,年龄,基线均衡性,干预措施,随访时间。②主要试验结果:病死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钾,住院费用,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住院时间,碳酸氢根。③不良反应。
1.4 文献质量评价两名评价人员依据改良的Jadad量表独立对拟纳入的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当意见发生分歧时,两名评价人员讨论解决或与第三方评价人员讨论解决。改良的Jadad量表包括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恰当2分,不清楚1分,不恰当0分),随机化隐藏(恰当2分,不清楚1分,不恰当0分),盲法(恰当2分,不清楚1分,不恰当0分),退出与失访(有1分,无0分)。总分1~3分视为低质量RCT,4-7分视为高质量RCT。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RevMan 5.4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作为分析统计量。对于计量资料,测量方式与量纲相同时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分析统计量,研究间结果变量高度不一致或测量量纲不同时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当P≥0.10,I2≤50%时,可认为研究间具有统计学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当P < 0.10,I2 > 50%时,可认为研究间具有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或进行亚组分析以分析异质性来源。所有分析均计算95%可信区间(95%CI),以P <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若纳入研究接近或≥10篇,采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419篇,通过阅读标题及摘要,必要时阅读全文,排除重复文献、动物实验、综述、个案报道、回顾性分析、前瞻性研究等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共获得16项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RCTs,其中Gabriel 2009与Gabriel 2008发表的研究数据高度一致,故排除了Gabriel 2009发表的文献。另外,赵慧2021的研究设计不合理且研究数据明显错误,故排除了赵慧2021发表的文献。值得指出的是,Arogundade 2005的研究对象虽同时包含了慢性肾衰竭与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failure, AKF)患者,但Arogundade对AKF患者进行了单独的随机分组,随机对照了PD与BP治疗AKF患者的疗效,故Arogundade[4]的文献也纳入了此项Meta分析。最终共纳入6项英文RCTs,8项中文RCTs,合计14项研究[4-17]。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 1。
![]() |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Fig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
|
杨建武[5],张志生[11],张生海[13],杨茜琳[14],罗忠泽[15],郭嘉鸿等[17]仅提及“随机”,罗福漳等[10]仅提及“双盲法”,未对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退出与失访进行详细描述。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分为3分,文献为低质量文献。Phu等[6]以随机数字法为基础,通过密封不透光的双层包装的信封随机化隐藏,所用的盲法未在研究中提及,此研究中纳入研究的患者中途未退出或失访。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分为6分,文献为高质量文献。Gabriel等[7]提及密封不透光的的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纳入研究的患者中途未退出或失访,随机序列的产生及盲法未予以说明。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分为5分,文献为高质量文献。George等[8],Al-Hwiesh等[12],郑苗苗等[16]未对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进行详细描述,描述了退出与失访的数目与理由。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分为4分,文献为高质量文献。Arogundade等[4]、Ponce等[9]以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分组,描述了退出与失访的数目与理由,未对随机化隐藏及盲法进行详细描述。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分为5分,文献为高质量文献。依据改良的Jadad量表制定的质量评价表,见附表 1。
2.3 文献基本特征与主要结局指标纳入研究的发表年限从2001年至2022年,研究对象均为AKI患者,患者所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其中部分患者为重症AKI患者。各项研究纳入的AKI患者样本量均较小,且多为单中心研究。各研究对AKI患者基线进行了比较,均一致,随机对患者进行PD或者BP干预,主要结局指标包含了病死率,SCR,BUN,血钾,住院费用,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住院时间,碳酸氢根,大部分文献对腹膜炎、感染、低血压、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报道且部分研究对AKI患者进行了随访。纳入的14项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与表 2。
纳入研究(第一作者,年份) | 国家 | 研究对象 | 样本量(PD/BP) | 性别(男/女) | 年龄(PD/BP,岁) | 基线均衡性 | 随访时间 | |
PD | BP | |||||||
杨建武2001[4] | 中国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AKI患者 | 40/36 | 21/19 | 19/17 | 43.2±10.4/43.2±10.1 | 一致 | 未提及 |
Phu 2002[5] | 越南 | 感染相关(恶性疟疾或脓毒症)入住ICU的AKF患者 | 36/34 | 27/9 | 30/4 | 36(29.6,38.4)/35(29.5,38.2) | 一致 | 15 d |
Arogundade 2005[6] | 尼日尼亚 | AKF患者 | 4/4 | 2/2 | 3/1 | 43.1±10.6/44.85±13.3 | 一致 | 28 d |
Gabriel 2008[7] | 巴西 | AKI患者 | 60/60 | 43/17 | 40/20 | 64.2±18.9/62.5±21.2 | 一致 | 30 d |
George 2011[8] | 印度 | 入住ICU的AKI患者 | 25/25 | 16/9 | 15/10 | 48.44±17.64/45.32±15.53 | 一致 | 未提及 |
Ponce 2013[9] | 巴西 | AKI患者 | 61/82 | 45/16 | 57/25 | 68±24/57.2±21 | 一致 | 50 d |
罗福漳2016[10] | 中国 | AKI患者 | 48/48 | 28/20 | 27/21 | 65.7±4.3/65.2±4.1 | 一致 | 30 d |
张志生2016[11] | 中国 | 重症AKF患者 | 41/41 | 20/21 | 21/20 | 45±9/45±9 | 一致 | 未提及 |
Al-Hwiesh 2018[12] | 沙特 | AKI合并其他脏器功能损伤入住ICU的危重患者 | 63/62 | 47/16 | 45/17 | 45.41±14.12/44.60±12.38 | 一致 | 28 d |
张生海2018[13] | 中国 | 重症AKF患者 | 100/100 | 60/40 | 65/35 | 30~70/30~70 | 一致 | 未提及 |
杨茜琳2019[14] | 中国 | 重症AKF患者 | 104/104 | 69/35 | 72/32 | 29~71/20~74 | 一致 | 未提及 |
罗忠泽2020[15] | 中国 | 重症AKF患者 | 54/54 | 29/25 | 26/28 | 65.10±5.63/62.33±6.08 | 一致 | 未提及 |
郑苗苗2021[16] | 中国 | 脑出血后AKI患者 | 37/36 | 19/18 | 20/16 | 38.82±8.67/39.3±7.3 | 一致 | 28 d |
郭嘉鸿2022[17] | 中国 | 重症肾病综合征合并AKI患者 | 70/70 | 38/32 | 39/31 | 64.34±4.23/65.10±4.13 | 一致 | 未提及 |
注:PD为腹膜透析,BP为血液净化,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AKI为急性肾损伤,AKF为急性肾衰竭 |
纳入研究(作者,年份) | 干预措施 | 主要结局指标 | 不良反应 | ||
PD | BP | PD | BP | ||
杨建武2001[4] | IPD(每天8~10 h) | HD(前2~3天每日透析1次,每次3~5 h,后转为2~3天透析1次,每次透析5~6 h) | ①②③④ | 腹膜透析管路功能障碍(4例);腹膜炎(2例) | 发热(5例);低血压(6例);心律失常(2例);失衡综合征(1例) |
Phu 2002[5] | PD(每周期2 L透析液,每周期留腹30 min,70 L/d) | HF(HF滤过量每日25L) | ①⑤⑥ | 低血糖(5例);出血(2例);腹膜炎(1例) | 低血糖(2例);出血(2例) |
Arogundade 2005[6] | IPD | HD | ①⑤⑥ | 腹膜炎(1例) | 低血压(1例) |
Gabriel 2008[7] | HVPD(36~44 L/d,每天18~22个周期,每周期2L,每周Kt/Vurea为3.6) | 每日IHD(每日HD时间至少3 h,每周6次) | ①②③④⑥⑦⑧ | 腹膜透析管路堵塞(1例,更换管路) | 低血压(1例,转为CRRT) |
George 2011[8] | PD(每周期2 L透析液,每周期留腹30 min,若患者合并有缺氧,每周期1 L透析液) | CVVHDF | ①⑤ | 低血压(1例);腹膜透析管路堵塞(3例);缺氧(1例);心脏骤停(1例) | 低血压(10例) |
Ponce 2013[9] | HVPD(每天行24 h PD,每周7 d,36~44 L/d,每天18~22个周期,每周期2 L透析液) | EHD(每日HD时间6~8 h,每周6次) | ①②③④⑥⑦⑧ | 输入液体感染和导管相关感染(10例); | 输入液体感染和导管相关感染(16例) |
罗福漳2016[10] | APD(每周期2 L透析液,15~20 L/d,治疗时间每日20~24 h,同时以80%潮气模式进行治疗) | CVVH | ①②③④ | 0例 | 出血(4例) |
张志生2016[11] | APD(治疗前2天每周期1L,后每周期2 L,15~20 L/d,治疗时间每日24 h,同时以80%潮气模式进行治疗) | CRRT | ②③ | 低血压(6例);心律失常(5例) | 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1例) |
Al-Hwiesh 2018[12] | TPD(每天行24 h PD,每周期2L,25/L/d) | CVVHDF | ①②③④⑥⑦⑧ | 低血糖(3例);低血压(10例);透析相关的感染(6例);出血(4例);心律失常(3例);电解质紊乱(20例);血小板减少(3例) | 低血糖(5例);低血压(27例);透析相关的感染(11例);出血(17例);心律失常(5例);电解质紊乱(17例);血小板减少(10例) |
张生海2018[13] | APD(治疗前3天每周期1.5 L,后每周期2 L,14~21 L/d,治疗时间每日24 h,同时以80%潮气模式进行治疗,每周5次) | CRRT | ②③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杨茜琳2019[14] | APD(治疗前3天每周期1.5L,后每周期2L,每周5次) | CRRT | ②③ | 未提及 | 未提及 |
罗忠泽2020[15] | APD(治疗前2天每周期1L,后每周期2 L,14~21 L/d,治疗时间每日24 h,同时以80%潮气模式进行治疗,每周5次) | CRRT | ②③ | 低血压(3例);心律失常(3例) | 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1例) |
郑苗苗2021[16] | PD(每周期1L,每周期2 h,每天治疗时间24 h) | CRRT | ①②③④⑤⑥ | 未提及 | 未提及 |
郭嘉鸿2022[17] | PD | CRRT | ②③ | 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 | 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 |
注:PD为腹膜透析;IPD为间歇性腹膜透析;BP为血液净化;HF;血液滤过;HVPD为大剂量腹膜透析;IHD为间歇性血液透析;Kt/Vurea为尿素清除指数;CRRT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VVHDF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EHD为延长每日血液透析;APD为自动腹膜透析;CVVH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TPD为潮式腹膜透析;①病死率;②血肌酐;③血尿素氮;④血钾;⑤住院费用;⑥肾功能恢复正常;⑦住院时间;⑧碳酸氢盐 |
有9项研究报道了病死率,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53%,P=0.0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病死率PD组与BP组相比,RR=0.97,95%CI: 0.83~1.14,P=0.72(图 2)。由于I2=53%,P=0.03,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9项研究,可发现剔除Phu等[6]的研究后I2=28%,P=0.20,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病死率PD组与BP组相比,RR=0.90,95%CI: 0.76~1.05,P=0.17。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病死率两组相比P值均 > 0.05,提示PD与BP相比治疗AKI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图 2 病死率的森林图 |
|
有11项研究报道了SCR,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67%,P < 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CR PD组与BP组相比,SMD=0.54,95%CI: 0.34~0.73,P < 0.05(附图 1)。由于I2=67%,P < 0.001,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11项研究,可发现剔除郑苗苗等[16]的研究后I2=46%,P=0.06,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SCR PD组与BP组相比,SMD=0.61,95%CI: 0.45~0.77,P < 0.05。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SCR两组相比P值均 < 0.05,提示AKI患者SCR值PD组高于BP组。
2.4.3 BUN有11项研究报道了BUN,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82%,P < 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BUN PD组与BP组相比,SMD=1.53,95%CI: 1.40~1.65,P < 0.05(附图 2)。由于I2=82%,P < 0.05,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11项研究,可发现剔除郑苗苗等[16]的研究后I2=41%,P=0.09,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BUN PD组与BP组相比,SMD=1.65,95%CI: 1.47~1.82,P < 0.05。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BUN两组相比均P < 0.05,提示AKI患者BUN值PD组高于BP组。
2.4.4 血钾有6项研究报道了血钾,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73%,P=0.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血钾PD组与BP组相比,MD=0.21,95%CI: 0.14~0.28,P < 0.05。由于I2=73%,P < 0.05,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6项研究,异质性结果仍显示I2 > 50%,P < 0.05,仍无法合理解释异质性较大的原因。依据患者所属国家进行亚组分析,可发现中国组I2=0%,P=0.72,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血钾PD组与BP组相比,MD=-0.14,95%CI: -0.33~0.05,P=0.16,其他国家组I2=50%,P=0.14,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血钾PD组与BP组相比,MD=0.26,95%CI: 0.18~0.33,P < 0.05。由此可见AKI患者我国PD组与BP组相比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国家血钾PD组高于BP组,纳入的6项研究全部纳入Meta分析,则血钾PD组高于BP组(附图 3)。
2.4.5 住院费用有4项研究报道了住院费用,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97%,P < 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住院费用PD组与BP组相比,SMD=-2.56,95%CI: -3.01~-2.12,P < 0.05(图 3)。由于I2=97%,P < 0.05,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4项研究,可发现剔除郑苗苗等[16]的研究后I2=43%,P=0.17,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住院费用PD组与BP组相比,SMD=-2.18,95%CI: -2.63~-1.73,P < 0.05。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住院费用两组相比P值均 < 0.05,提示AKI患者住院费用PD组低于BP组。
![]() |
图 3 住院费用的森林图 Fig 3 The forest plot of the hospitalization charges |
|
有6项研究报道了随访结束时恢复正常肾功能患者的比例,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31%,P=0.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PD组与BP组相比,RR=1.13,95%CI: 0.98~1.30,P=0.10(图 4),提示PD与BP相比治疗AKI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图 4 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的森林图 |
|
有3项研究报道了住院时间,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99%,P < 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住院时间PD组与BP组相比,SMD=-2.88,95%CI: -5.41~-0.35,P < 0.05(图 5)。由于I2=99%,P < 0.05,显示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3项研究,可发现剔除Al-Hwiesh等[12]的研究后I2=18%,P=0.27,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住院费用PD组与BP组相比,SMD=-0.53,95%CI: -0.81~-0.26,P < 0.05。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住院费用两组相比P值均 < 0.05,提示AKI患者住院时间PD组低于BP组。
![]() |
图 5 住院时间的森林图 |
|
有3项研究报道了碳酸氢根,Meta分析异质性结果显示I2=0%,P=0.5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碳酸氢根PD组与BP组相比,MD=0.51,95%CI: 0.45~0.57,P < 0.05(附图 4),碳酸氢根两组相比P < 0.05,提示AKI患者碳酸氢根值高于BP组。
2.4.9 不良反应PD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膜炎,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低血压,低血糖等,BP较常规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低血糖,感染等,但由于纳入的各项研究对不良反应的描述各不一致,对不良反应的处理也不一致,且部分研究未对不良反应做出详细描述(表 3),故本研究未对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
2.4.10 发表偏倚由于病死率、SCR、BUN纳入Meta分析模型中的文献数目接近或 > 10篇,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下的病死率、SCR、BUN进行漏斗图绘制。各漏斗图显示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附图 5)。
3 讨论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AKI诊治水平有了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18]。由于CRRT液体清除缓慢而持续,血流动力学耐受性较好,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广泛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的AKI患者,建议使用CRRT,当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时,CRRT可转换为IHD。近年来,ICU患者应用CRRT比例增多,PD的使用相对减少,但仍有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普通病房还是在ICU,PD仍是治疗AKI患者的合适方式之一。与CRRT或IHD相比,PD治疗AKI生存率相当[7, 12],具有操作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护理培训少,费用偏低等优势。除此以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流行,突出了PD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优势[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流行形势下,IBP透析仪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紧缺限制BP治疗时,急性PD可作为优先选择[20]。因AKI并发症危及生命且没有BP条件时,PD是唯一的选择。目前已有多项有关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但RCTs较少,且RCTs结果报导不一致。对比PD与BP治疗AKI患者的疗效,单个RCT价值有限。故本研究选取了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14篇RCT进行Meta分析,为PD与BP治疗AKI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共纳入了14项有关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PD与BP治疗AKI患者病死率、随访结束时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相当,而透析结束时SCR、BUN、血钾、碳酸氢根PD组高于BP组。此外,纳入的患者所属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且部分国家极度贫穷,本研究也对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进行了Meta分析,可发现PD组无论是住院费用还是住院时间均低于BP组。由此可见,对于需要透析的AKI患者,尤其是对于资源有限、经济困难的国家或地区,PD也是合适的治疗方式,但本研究也发现透析结束时SCR、BUN、血钾、碳酸氢根PD组高于BP组,PD组透析充分性可能不如BP组,但病死率及随访结束时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两组相当。
本研究中部分指标Meta模型显示异质性较大,除外血钾,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均合理地解释了异质性来源,且未改变Meta分析结果。对于血钾,逐一剔除纳入Meta分析模型的研究,仍无法解释异质性来源,笔者依据患者所属国家(中国/其他国家)进行了亚组分析,可发现我国的研究在血钾指标上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国家PD组高于BP组,整体而言,血钾PD组高于BP组。纳入亚组分析的3项我国的研究均采用了潮氏APD治疗,而潮氏APD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透析液流速且能更好清除AKI患者的炎症因子及体内毒素[21],血钾亚组分析的结果可能与PD的透析模式存在一定的关系。
此外,本研究纳入的研究部分为低质量文献,且大部分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虽然部分研究对AKI患者进行了随访,但是随访时间较短,缺乏长期生存指标。且由于纳入的各项研究对不良反应的描述各不一致,对不良反应的处理也不一致,且部分研究未对不良反应做出详细描述,故本研究未对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但纳入的14项RCT中有11项研究对AKI患者行PD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报道,不良反应多表现在腹膜透析管路堵塞、功能障碍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总体不良反应率低,且绝大部分不良反应通过调整、更换导管或抗感染等治疗后消退,目前仅少量小样本单中心研究对AKI患者行PD置管的成功率进行了报道,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但总体而言,AKI患者行PD置管的成功率高[22]。本研究漏斗图显示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由此,本研究虽为PD与BP治疗AKI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也希望有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PD与BP治疗AKI患者疗效对比的RCT。
本文附录请登录中华急诊网(www.cem.org.cn)浏览(Html格式全文)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龚书豪:论文设计、撰写及投稿;曹春水、黄亮:论文指导及修改;黄仕鹏、王缨、万俊辉、梅松波:文献阅读,数据收集及整理,统计学分析
[1] | Frank HA, Seligman AM, Fine J. Treatment of uremia after acute renal failure by peritoneal irrigation[J]. J Am Med Assoc, 1946, 130: 703-705. DOI:10.1001/jama.1946.02870110027008a |
[2] | Gorbatkin C, Bass J, Finkelstein FO, 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 in austere environments: an emergent approach to renal failure management[J]. West J Emerg Med, 2018, 19(3): 548-556. DOI:10.5811/westjem.2018.3.36762 |
[3] | Liu LF, Zhang L, Liu GJ, 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 for acute kidney injury[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12(12): CD011457. DOI:10.1002/14651858.CD011457.pub2 |
[4] | Arogundade FA, Ishola DA Jr, Sanusi AA,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benefi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haemodialysis using Nigerian made PD fluids[J]. Afr J Med Med Sci, 2005, 34(3): 227-233. |
[5] | 杨建武.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并急性肾衰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 11(9): 75-76. DOI:10.3969/j.issn.1005-8982.2001.09.039 |
[6] | Phu NH, Hien TT, Mai NT, et al. Hemofiltration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in infection-associated acute renal failure in Vietnam[J]. N Engl J Med, 2002, 347(12): 895-902. DOI:10.1056/NEJMoa020074 |
[7] | Gabriel DP, Caramori JT, Martim LC, et al. High volume peritoneal dialysis vs daily hemodialy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J]. Kidney Int Suppl, 2008(108): S87-S93. DOI:10.1038/sj.ki.5002608 |
[8] | George J, Varma S, Kumar S, et al. Comparing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a pilot study[J]. Perit Dial Int, 2011, 31(4): 422-429. DOI:10.3747/pdi.2009.00231 |
[9] | Ponce D, Berbel MN, Abrão JMG,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high volume peritoneal dialysis versus extended daily hemodialysis for acute kidney injury patients[J]. Int Urol Nephrol, 2013, 45(3): 869-878. DOI:10.1007/s11255-012-0301-2 |
[10] | 罗福漳, 邓朝蓬, 关毅标. 自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23): 4397-4399. DOI:10.3969/j.issn.1001-8174.2016.23.004 |
[11] | 张志生.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自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12): 103-105.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38 |
[12] | Al-Hwiesh A, Abdul-Rahman I, Finkelstein F, et al.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 versus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J]. Ther Apher Dial, 2018, 22(4): 371-379. DOI:10.1111/1744-9987.12660 |
[13] | 张生海.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自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 16(1): 103-104. DOI:10.3969/j.issn.1672-2671.2018.01.043 |
[14] | 杨茜琳. 肾脏替代疗法与自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26): 191. 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9.26.152 |
[15] | 罗忠泽.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及自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 2020, 39(3): 69-71.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0.03.069 |
[16] | 郑苗苗, 詹宏量, 吴腾, 等.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 34(10): 1668-1670.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1.10.017 |
[17] | 郭嘉鸿, 魏华, 梁照志, 等. 腹膜透析辅助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 35(3): 362-365. DOI:10.3969/j.issn.1004-4337.2022.03.016 |
[18] | Libório AB, Macedo E, de Queiroz REB, et al.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or creatinine kinetics criteria in acute kidney injury: a proof of concept study[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3, 28(11): 2779-2787. DOI:10.1093/ndt/gft375 |
[19] | El Shamy O, Vassalotti JA, Sharma S, et 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treated with acute peritoneal dialysis do not have infectious peritoneal dialysis effluent[J]. Kidney Int, 2020, 98(3): 782. DOI:10.1016/j.kint.2020.06.012 |
[20] | Parapiboon W, Ponce D, Cullis B. Acute peritoneal dialysis in COVID-19[J]. Perit Dial Int, 2020, 40(4): 359-362. DOI:10.1177/0896860820931235 |
[21] | Öberg CM, Rippe B. Optimizing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using an extended 3-pore model[J]. Kidney Int Rep, 2017, 2(5): 943-951. DOI:10.1016/j.ekir.2017.04.010 |
[22] | Wang AY, Dong J, Xu X, et al. Volume management as a key dimension of a high-quality PD prescription[J]. Perit Dial Int, 2020, 40(3): 282-292. DOI:10.1177/0896860819895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