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和预测模型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ve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elderly patients
作者:彭甜芳,徐鹏,詹丽英,柳舟,张迪,左小淑,王璐,江贵军
发布日期:2023-07-10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和临床转归,构建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19例老年(年龄≥65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同时存在肌钙蛋白升高(cTnI>0.78 ng/mL)和心肌缺血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进行对照性研究。首先分析比较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如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及胃镜检查情况等),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如院内死亡、监护病房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最后利用R软件程序包构建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列线图模型,绘制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相应的校准曲线。另外,本研究采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76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队列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219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心肌梗死组患者47例(21.5%),非心肌梗死组172例(78.5%)。失血性休克(OR=2.410, 95%CI:1.059~5.481, P=0.036)、急性心力衰竭(OR=7.238,95%CI:3.248~16.129, P<0.001)、D-二聚体升高(OR=1.141, 95%CI:1.029~1.266, P=0.013)以及尿素氮升高(OR=1.043,95%CI:1.002~1.085, P=0.041)是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预后方面,191例(87.2%)患者好转出院,28例(12.8%)患者院内死亡,心肌梗死组患者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组(27.7% vs. 8.7%, P=0.001),且心肌梗死组患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延长(P=0.025)。本研究构建了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列线图模型,首先通过内部验证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0.844)和校准度(均方误差=0.003),最后在外部验证中也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的预测价值(AUC=0.811)。结论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失血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D-二聚体升高和尿素氮升高。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后出现院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延长。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利于临床医生评估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风险,对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早期干预和临床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甜芳,徐鹏,詹丽英,柳舟,张迪,左小淑,王璐,江贵军.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和预测模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7): 942-94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7.015

伦理审批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WDRY2022-K116);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伦理委员会(XYYYE20220085)

关键词: 高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