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构建超声导向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XX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呼吸病房初始治疗为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排除重症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意识障碍、需要紧急插管、年龄<18岁及妊娠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或死亡判定为治疗失败。记录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4h时生命体征、ROX指数、血气分析指标及超声参数。将研究对象按7:3随机分组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不含超声参数的临床指标构建模型A,超声参数联合临床指标构建模型B。在验证组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校准曲线评价一致性,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并绘制预测模型诊断的列线图。结果:共193例患者纳入研究,建模组137例,验证组5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例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失败组入院时及24h PaO2/FiO2、膈肌移动度(DE)均低于成功组(P均<0.01),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比值(RV/LV)均高于成功患者(P均<0.05),24h 呼吸频率(RR)及肺部超声评分(LUS)高于成功患者而ROX指数低于成功患者(P均<0.01),此外失败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也显著升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24h较高的RR、LUS评分、RV/LV(OR=4.709,1.254,1.250,1.057,P=0.012,0.035,0.037,0.008),PaO2/FiO2、DE为保护因素(OR=0.950,0.107,P=0.001,0.001)。ROC分析显示建模组模型B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模型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72vs 0.928,P=0.009);验证组中模型A及模型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932(P=0.07)。校准图显示两个模型校准度均较好(P均>0.05)。净重新分类指数指数分析显示模型B较模型A预测能力提高(P<0.01)。决策曲线显示当预测值小于80%时,模型B的净效益优于模型A。结论:超声参数联合临床指标在预测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
俞隼,许春阳,温顺,叶宏伟,黄晟. 超声导向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8): 1053-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