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大叔是一个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症患者,他皮肤泛黄、眼神黯淡,腹部如孕妇般高高隆起,病得很重,他刚来到我们科室的时候就让我印象深刻,讲话中气十足、幽默风趣,每次主任查房时,大叔就会乐呵地向大家炫耀:“郭医生给我抽水又生了个八斤重水姑娘,终于亲身体会到我老婆做大肚婆的‘乐趣’,虽然病痛很苦,但是幸福也很甜。”大家总会被大叔的幽默话语所感染,禁不住笑出声来,在他乐观开朗、谈吐风趣的精神感染下,他的病房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每天上午他母亲送炖汤给他喝,妻子下班后也会带女儿来医院照顾他,5岁的女儿活泼可爱,大叔满脸都写着对女儿的宠爱,逢人就夸他的女儿很懂事,每天下午都能听到病房传来小女孩清脆的笑声,一家人看起来是那么的温馨而和谐。一开始,我和大叔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日常查房和治疗操作。每天都很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去探讨与疾病无关的话题。
忽然有一天,大叔找到我,低着头轻声说:“郭医生,我想办理出院。”我看着他沉默了几秒,说:“您要是现在出院,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他支支吾吾,过会才开口道:“每日清单上已经欠了好多钱了,我担心还不上,给妻儿增添麻烦!”我说:“您有社保,不用太担心的,药物都是能报销的,需要自付的部分比较少,不用太担心钱的问题,安心治疗,慢慢会好起来的。”他不太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向我说起了他以前的人生经历,他以前干餐饮起家,日子也风光过,后因经营不善关门了,前妻也因此选择了离婚,自己经常借酒浇愁,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认识现任妻子,本想着好好过日子,没想到好景不长,自己却又生病了。目前已失业半年,仅靠妻子打工补贴家用......讲到最后,他叹了口气说:“家里剩下的那点钱,要留给老婆和女儿日用,不能全花自己身上。放心吧,郭医生,我感觉自己身体有好转了。”大叔声音洪亮而坚定,嘴角上扬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阳光照在他脸上,眼神里反射着细碎的希望之光。此时听完大叔的话,我欲言又止,最终大叔还是签字出院了。
当我注视着大叔离去的背影,内心涌上了矛盾的情绪。出院意味着之前的努力或许会白费,担忧未来的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尽管情况有时令人沮丧,但我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我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为每位患者提供最适宜的治疗方案,给予更多帮助和关怀。
过了半个月又一次见到大叔,此次的他已无法自行走路,腹部膨隆,双下肢严重水肿,由家里人搀扶着来到医院。大叔见到我就笑:“哈哈,不好意思啊,又来麻烦你了。”我却笑不出来,只是勉强扯了扯嘴角。经检查评估,实际情况比我预计的还糟糕,随时有可能出肝性脑病、肝昏迷,且凝血功能极差,极可能出现内脏出血、脑出血的风险。我跟大叔家属详细交代了病情,他们认真地听着,眼眶红红的,眼里噙满泪水,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谢谢医生,我们都知道他这次病得不轻,只是我们没钱给他更好的治疗了。”我和家属商量着治疗方案,尽量减轻大叔的痛苦,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后期的生活质量。知道大叔的经济状况不好,我精打细算着每一种治疗方案的性价比。每天下午忙完都去病房陪大叔聊聊天,倾听大叔的内心世界。虽然大叔的病情已发展到不可逆转,但每次见到我都表现的很开心,仍然愿意和我分享他过去的点点滴滴。很快大叔就陆续出现了肝性脑病、肝昏迷等症状,仅仅2天的时间就离开了人世,一切都结束得太快。
大叔走的时候,他母亲和妻子边流泪边握着手与他告别,为他更换衣服整理仪容。我不想让他女儿经历生离死别的场景,便把小女孩带到隔壁房间陪她一起玩,小女孩奶声奶气地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房间玩,为什么不去爸爸的房间,我想和爸爸一起玩。”一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告诉她爸爸已经离世这个残酷的事实,顿了顿低声说:“你爸爸离开了。”“我爸爸去哪里了?”“去天堂了。”“姐姐你骗人,我还听见爸爸在隔壁说话呢!”听着他女儿天真的话语,我一时竟无语凝噎,眼泪终于忍不住往下掉。
大概又过了两个星期,大叔的母亲和妻子带着女儿过来结账,专门来对我们表示感谢。妻子说,回想大叔离世前后的这段时光,总会有遗憾,因为穷导致没有听医生的话坚持治疗,但是他未曾抱怨过世界的不公,总是笑对人生,他希望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家人,所以自己也会带着这个态度继续生活下去的。妻子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听后久久萦绕在耳边。临走前,小女孩跟我说:“姐姐,你说得对,我爸爸真的去了天堂。前几天,我梦见我爸爸在天堂过得很快乐,他还向我招手呢。”这一刻,我的泪水又禁不住流了下来。
钟南山院士说过:“治病也要治心。”先知心才能治心。苦难让人成熟,疾病使人长大,每个患者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医生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患者的人生故事。优秀医生的技术出神入化、动人心弦,患者的故事同样也五彩缤纷、感人肺腑。大叔经历了生意失败、婚姻失意、重病缠身等多重打击,虽然人生惨淡,但未曾抱怨过世界的不公,一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把积极乐观和爱传递给了家人。以往的自己总是站在医生的角度去指导治疗患者,并没有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大叔这本人生之书里,我读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我眼里不仅仅是治疗的对象,更是汲取能量、感悟人生、理解生意的样板。医生只有细心倾听他们的故事并融入他们的世界,才能真正体会患者的真实感受,了解掌握患者的迫切需求。眼见如此多人间疾苦,自然心怀感恩之心;眼见如此多身陷囹圄却满怀希望的奋斗者,自然心怀拼搏之意;眼见如此多荣华富贵转身一场空,自然心怀豁达之境。
“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其实这也是每个医护工作者最大的心愿,惟愿人间无疾苦,所念之人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