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非侵入性呼吸机治疗的研究
The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作者:徐秋萍,平玉坤,张烨斐,杨云梅,丁晨彦,张舸
发布日期:2001-02-25

徐秋萍,平玉坤,张烨斐,杨云梅,丁晨彦,张舸.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非侵入性呼吸机治疗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10 (1):39-41.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1.01.014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心力衰竭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陆志华,张庚,顾永良,姚亮,马小董. 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评价[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2,8,4:
  • 2) 李道海,张远新,谢玉宝,林俊敏. 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研究[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5:
  • 3) 嵇朝晖. 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左心衰竭[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0:704
  • 4) 姜建慧.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42例护理体会[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20,4:296
  • 5) 曹相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策略与病死率[J].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2:
  • 6) 赵锋,符永玫,邵雄杰,刘旭辉,林妙霞.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J]. 新医学,2003,34,11:
  • 7) 唐玉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6:796
  • 8) 谢红. 无创呼吸机在复张性肺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03,9,6:470
  • 9) 黄筱文. 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0:
  • 10) 张舸. 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作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2:
  • 11) 索冬卫,陈炅.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评价[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
  • 12) 谭薇,徐雪梅,王聪颖. 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6:
  • 13) 崔青松. 纳洛酮对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实验研究[D]. 延边大学,2006,,:
  • 14) 陈吉文. 机械辅助通气对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4:
  • 15) 卓越. 急诊非侵入性呼吸机治疗Ⅰ型呼衰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
  • 16) 张顺锋.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23例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
  • 17) 莫光洲.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50例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06,17,6:
  • 18) 庄丽花. 面罩机械通气氧疗的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2006,20,17:
  • 19) 王翔.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难治性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
  • 20) 陆秋芬. BiPAP呼吸机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左心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6,25,4:
  • 21) 唐宇涛,俞宁.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J].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5:
  • 22) 崔青松,金明根.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现状[J]. 吉林医学,2006,27,1:
  • 23) 张蕴,斯琴.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生,2006,34,9:
  • 24) 李东宝. 双相正压气道通气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
  • 25) 李坤.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42例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9:
  • 26) 陈礴,刘品发,高琴. 高原地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 高原医学杂志,2007,,3:
  • 27) 赵淑灿.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12
  • 28) 栾念旭. 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62
  • 29) 钱志贤.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2:162-164
  • 30) 秦小雯.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5例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6:950-951
  • 31) 王杨进.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
  • 32) 冼乐武,黄东健. 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并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1:
  • 33) 马海鹰. 鼻导管、面罩或机械通气供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2:214-216
  • 34) 杜林林,卢中秋,吴斌,邱俏檬,李景荣. 不同方式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J].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2:
  • 35) 胡东霞. 高频喷射通气联合气管内吹气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D]. 南昌大学,2009,,:
  • 36) 王进生.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J]. 中国厂矿医学,2009,22,3:
  • 37) 贾世隆.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5:
  • 38) 陈运超,李小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
  • 39) 张可刚. 小潮气量通气及液体管理治疗ALI/ARDS和NRDS的临床研究[D]. 大理学院,2010,,:
  • 40) 谷梁,付斌彬.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
  • 41) 李素青,马宪荣,郄俊兰.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18:
  • 42) 吴海蓉.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现状[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05,3:276-279
  • 43) 毕晓锋. 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比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7:736-740
  • 44) 孙同文,万有栋,阚全程. 无创通气能降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病死率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933-935
  • 45) 刘绍辉. 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1: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