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研究
Study on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作者:李文放,陈杰,吴静,杨兴易,景炳文
发布日期:2001-06-25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为防治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救中心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3年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6例,运用REF-1™右心功能监测仪和HP监护仪,结合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射血分类(RVEF)、右心室室壁应力(RVWS)、充盈早期最大流速(E)与晚期最大流速(A)之比(E/A)、充盈早期最大流速减速时间(Dte)、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中心静脉压(CV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心排指数(CI)、肺动脉嵌压(PAWP)、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RVSWI)和右心室作功指数(RCWI)的变化。结果:休克早期患者即出现轻度右心室功能不全,表现为RCWI、RVSWI、RVEF、E/A、Dte的下降及RVWS的增加;随着休克病情的恶化,RCWI、RVSWI、RVEF、E/A、Dte的进一步下降及RVWS的进一步增加;而休克纠正后,RVEF和RVWS基本恢复正常,RCWI、RVSWI、E/A、Dte及RVWS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休克早期右心室功能减退,晚期出现右心衰竭;随着休克的纠正,右心室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李文放,陈杰,吴静,杨兴易,景炳文. 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10(3): 179-181.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1.03.011
关键词:
感染
休克
右心室功能不全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李文放,王志农,张宝仁,郝家骅,朱家麟,徐志云,梅举. 风湿性心脏病围术期右心室功能的变化[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4:
2)
李文放,陈杰,王唯坚. 联合应用氨力农和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体会[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1:
3)
刘玉,周昌娥,陈少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诊透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4:
4)
李茂琴.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室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8:
5)
黄思凤,李敏.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诊透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
6)
吴晓. 帐篷ICU在救治地震后危重伤员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0:1019-1022
7)
杜春玲. 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
8)
周晶.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肾脏功能、早期预后影响的比较研究[D]. 大连医科大学,2009,,:
9)
李文放,林兆奋. 浅谈帐篷ICU在救治地震后危重伤员的作用[C]. 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
10)
宋崇明.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干预[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4:429-430
11)
谢萍,周琴,刘悦.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