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重视和发展危重病医学
作者:景炳文
发布日期:2002-02-25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一门跨专业新型边缘学科,亦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最后的加强监护治疗阶段,为急诊医学的知识技能和设备集中场所。它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是当前医学发展必然产物和社会发展对医学的需求。为此,加强发展危重病医学是当务之急。国家卫生部对医院等级评定,明确将ICU列为评审内容。目前ICU规模、专业队伍、救治水平等全国发展不平衡,其模式有综合、专科和混合型等格局。从我国20多年临床实践分析,部分医院建立脑外科、胸外科、心内科、呼吸科、新生儿等专科ICU,虽对专科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常无从事危重病专业医生,未能达到加强监护治疗目的。根据我国医院经济实力医疗设备和人力等情况,建立综合性ICU,不仅符合国情,将有限设备和人力集中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亦是发展医院危重病医学较好模式。当前不少医院将“急诊—综合性ICU”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培训和专业水平提高,这是成功之路。为了更好更快更理想发展危重病医学,现将有关学术问题粗谈个人看法。

景炳文. 重视和发展危重病医学[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1): 5-5.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2.01.00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程立顺. 急诊医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J]. 安徽医学,2003,24,2:
  • 2) 江观玉. 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5-6
  • 3) 刘保池,刘海燕,殷胜绿. 自主型模式急诊科的功能与管理[J].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0:
  • 4) 黄子通. 内科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9:715-716
  • 5) 李国民,万健,王建强,王醒,徐鑫荣. 江苏省ICU现况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1071-1074
  • 6) 张晓卫. 我国中小城市急诊医学发展模式探讨[J]. 临床急诊杂志,2006,7,4:
  • 7) 王立秋,王文珍. 以人为本——再谈急诊医学模式[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20,4:
  • 8) 邵剑峰. 优化急诊诊疗流程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医院,2008,12,6:
  • 9) 田英平. 急诊模式与急诊医学的稳定发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09,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