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期刊中心
急诊学科
学术会议
专家名录
资源导航
急救自救
关于我们
现在位置是:
首 页
>>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学术动态
----学会通知
----文章推荐
----专家课堂
--------教学视频
--------影像教室
--------马里兰医学院急诊必知
------------气道管理
------------心脏病
------------危重病
------------皮肤病
------------内分泌病
------------耳鼻喉病
------------胃肠病
------------老年病
------------血液和肿瘤病
------------感染性疾病
------------国际区域性疾病
------------医疗法规
------------医学教育
------------神经疾病
------------妇产科疾病
------------眼科疾病
------------骨科急诊
------------儿科急诊
------------药物与治疗
------------急诊操作
------------精神病
------------呼吸系统急诊
------------药物中毒
------------外伤
------------泌尿系急诊
------------血管系统急诊
------------典型病例
------------灾难医学
--------每日一题
------------创伤篇
------------中毒篇
------------危重病篇
------------气道管理篇
------------心血管篇
------------灾难医学
----复苏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创伤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中毒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危重病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院前急救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儿科急诊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灾难医学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质控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护理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流行病学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公共卫生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医学会议
----培训信息
----急诊质控
----急诊流行病学
----急诊杂志编委会
----学会组织
----药物手册
--------毒物库
----医学名词
--------英汉词典
----医学图库
----自救互救
----灾难自救
----中毒自救
----咬螫伤急救
----急症急救
----医学电子书
----讲座课件
----标准与指南
----教学课件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取回密码>>
在线期刊
当前期刊
下期预览
过刊搜索
全年目录
按内容分类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被引情况
编辑推荐
指南共识
罕见病例文章
期刊中心
2002年第11卷第1期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Analysis of platelet and bone marrow biopy in the monitoring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作者:陈德昌,李红江,毛居卫,杨兴易
发布日期:2002-02-25
陈德昌,李红江,毛居卫,杨兴易.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 (1):40-42.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2.01.013
关键词:
血小板
骨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下载pdf全文(11)
导出Endnote格式
加入收藏
点赞
上一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的分离现象及意义
所在期
2002-1期
下一篇: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刘禹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研究[D]. 首都医科大学,2003,,:
2)
蓝光明,刘思明,温步优,何仲佳,李智娟,付庆华,招建华. 低血小板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探讨[J].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0:
3)
王华. 血小板功能与脓毒症[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6:409
4)
于向阳. 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及其诱发脓毒症的治疗作用[D]. 天津医科大学,2004,,:
5)
付庆华,蓝光明,李智娟. 低血小板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抗凝观察和护理[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
6)
蓝光明,周丽,刘思明,温步优,何仲佳,李智娟,付庆华,招建华. 伴低血小板症的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探讨[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04,15,3:
7)
胡日红,郭晶. 1例红斑性狼疮血透患者真菌血症并重度血小板减少[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
8)
倪斌. 血小板计数及动态变化在瓣膜置换术后SIRS中的意义[J].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9:
9)
刘禹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
10)
赵劲松. 危重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J]. 疾病控制杂志,2004,8,3:
11)
于向阳. 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活血攻下法对其影响[C].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5,,:
12)
王洪霞,刘健. 血小板在脓毒症中的作用[J]. 医学综述,2005,11,5:
13)
刘溯,王小冬,连靖娉. 血小板计数对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
14)
陈淼.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8:
15)
俞林明. 大黄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
16)
明自强.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29-1230
17)
林学. 血小板与血糖变化对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3:
18)
滕国杰. 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与预后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
19)
杨龙. 60Coγ射线局部辐射后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3:6543-6547
20)
杨龙,荣曙,许祥裕,罗成基,程天民. ~(60)Co γ射线局部辐射后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3:
21)
张彩凤. 血小板计数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75-77
22)
祝伟. 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2:1248-1250
23)
吕银祥,明自强,俞林明,王黎卫,吕少明.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
24)
明自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40-41
25)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王黎卫,吕少明.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1:
26)
程琳. 动态监测血小板在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30-3231
27)
谭勇明,韦赤勇,邓树荣. 危重病患者血小板与血糖变化的临床价值探讨[J]. 广西医学,2007,29,2:
28)
马金霞. 128例新生儿败血症死亡高危因素分析[D]. 吉林大学,2008,,:
29)
韩琨. 腹部外科严重脓毒症临床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2008,,:
30)
李建萍,曹建林,陈微微.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人预后的影响[C]. 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31)
窦琳,曹书华,王勇强. 脓毒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2:
32)
胡梦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变化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
33)
耿平. 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和血栓前体蛋白在严重脓毒症中的表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0:1080-1084
34)
明自强,俞林明,王黎卫,吕银祥. 脓毒症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3:
35)
张玉楚,许兆军,陈琳,陈童恩,刘鹏,杨群,陈培服. 无肝素血液滤过在ICU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9:
36)
李俊芬. 凝血功能异常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2:
37)
徐丽华. 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5:
38)
刘彦琴. 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0:828-830
39)
李建萍.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
40)
张呈. 血小板Toll样受体4[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9:
41)
吴建浓. 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
42)
程爱斌. 危重病人血糖及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
43)
徐春雷. TLR4配基可以通过人类的血小板特异地调节炎性因子的释放[D]. 天津医科大学,2009,,:
44)
范仁河. 老年危重病患者血小板及血糖动态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
45)
贺鹤群,朱建华,邵亚娣. 局部肝素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2:
46)
刘英杰. 常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脓毒症的机理[J]. 吉林中医药,2009,29,3:
47)
钟建平,刘群英,叶振海. 凝血功能变化对术后脓毒症预后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8:
48)
王立秋. 血小板在脓毒症并发脑梗死中的作用:三例报告[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3:
49)
张洪.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价[J]. 疑难病杂志,2009,8,6:
50)
朱德才. 通腑活血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51)
杨蓉.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在老年肺癌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西南军医,2011,13,4:
52)
王勇强. 血小板TLR4表达在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56-59
53)
张泓. ARDS合并新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5:387-389
54)
苏媛.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7:599-601
55)
丁欢,曹相原,马希刚,周文杰,朱金源. 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颗粒膜蛋白CD62P的表达与凝血/纤溶功能关系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0:
56)
宁晓颖. 危重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在临床检测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
57)
石丽飞. 通腑活血法干预脓毒症血瘀腑实证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58)
倪银. 氯吡格雷对MODS大鼠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J]. 浙江医学,2012,34,20:1627-1631
59)
姚芳超. 血小板生成素对脓毒症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作用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2013,,:
60)
綦范霖. 血小板各项监测指标与儿童危重症预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2013,,:
61)
陈微微,李建萍. 凝血功能紊乱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影响的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
62)
崔艳红. 危重患者血小板水平在临床监测中的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2:120-122
63)
王娟. 老年菌血症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与意义[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03:161-164
64)
牛新荣,李娜. 心脏术后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2015,10,9:1265-1267
65)
王涛. 急诊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对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4:446-450
66)
梁颖. 双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严重脓毒症一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9:1046-1049
67)
任艳艳. 脓毒症患者行CRRT时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9:2345-2349
68)
赵继伟. 成人脓毒症患者骨髓细胞学特征的研究[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15,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