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陈学云,颜荣林,王来根,王岚,顾军,王绍明
发布日期:2002-04-25

陈学云,颜荣林,王来根,王岚,顾军,王绍明. 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2): 92-94.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2.02.007

基金项目:全军协作攻关资助课题(1-02-006-1)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内毒素 易位感染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陈学云. 过氧化脂质在大鼠失血性休克致肠源性感染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584
  • 2) 陈学云,颜荣林,王为民,王来根,许超,顾军,刘会敏,陈仲宜,周庭银,王绍民. 地塞米松和654-2在失血性休克致肠源性感染中的防治效果[J]. 中华实用医学,2003,5,10:3-5
  • 3) 常建星. 大鼠休克复苏后肠黏膜屏障特点的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0:667-669
  • 4) 陆远强.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2:96-99,145
  • 5) 孙惠兰. 药流不全阴道大出血急诊16例临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423-424
  • 6) 朱运海. 婴幼儿肠套叠发生中毒性脑损伤的高危因素[J]. 临床急诊杂志,2004,5,3:
  • 7) 谢尚奎. 肝外伤后不伴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6:576-578
  • 8) 侯明亮. 小儿肠套叠并发中毒性脑病的高危因素[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5:299
  • 9) 陈学云.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大鼠的肺肾肠内皮素-1和内皮素A受体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8,25,6:
  • 10) 郭园园. 外科危重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7:764-766
  • 11) 路小光. 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黏膜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5:470-475
  • 12) 苏日娜,于建设,温再和. 麻醉药物对体外循环致肠道屏障功能损害作用的影响[J]. 医学综述,2015,21,15:2814-2816
  • 13) 刘海. 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房,2016,27,10:1333-1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