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光发,闵军,张国清,张昱,金先桥,周新
发布日期:2003-01-10

朱光发,闵军,张国清,张昱,金先桥,周新. 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12 (1):9-11.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3.01.00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31984Y5)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学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赵敏,汪洋. 急性汞蒸汽中毒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2:856
  • 2) 魏杰. 肺表面活性物质临界胶团浓度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4:
  • 3) 魏杰. 肺表面活性物质聚集性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5:
  • 4) 魏杰.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改进[J]. 大学物理,2004,23,12:
  • 5) 刘辉.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的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2005,,:
  • 6) 郭琳瑛.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7) 夏红梅,尹卫华,宋雅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J]. 国医论坛,2005,,1:
  • 8) 潘铁文. 严重胸部创伤合并肺挫伤的治疗[J]. 创伤外科杂志,2005,07,1:
  • 9) 郭琳瑛.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454-457
  • 10) 徐兰萍. 光气中毒机制与治疗进展[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4:
  • 11) 刘辉.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
  • 12) 韦枝红.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
  • 13) 袁吉仁. 用力敏传感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J]. 江西科学,2006,24,3:
  • 14) 张蕴,付研.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应用方式对家兔急性肺损伤气体交换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06,8,4:
  • 15) 何岱昆,申捷. 光气吸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25,2:
  • 16) 李红日.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17) 杨丽丽.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61-365
  • 18) 桂林艳. 猪肺磷脂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
  • 19) 孙莹. 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疗效与转归观察及预后分析[D]. 青岛大学,2011,,:
  • 20) 沈利汉.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成人重症ARDS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2:1338-1339
  • 21) 曾艳. 两种方法从气管内注入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2,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