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多发伤治疗进展
作者:赵小纲
发布日期:2003-09-10

赵小纲. 多发伤治疗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12 (9):642-643.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3.09.030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武钢. 锁骨带用于骨盆骨折出血急救[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7:493
  • 2) 白祥军,唐朝晖,邹声泉. 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25-227,289
  • 3) 舒晓燕. 婴幼儿重症外伤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67-868
  • 4) 赵小纲. 加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综合急救与复苏的区域性网络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524
  • 5) 周继红. 我国交通伤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
  • 6) 李青,付守芝,刘勇,杨祖清,卜志勇,王家良. 隐匿性损伤126例分析[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2:
  • 7) 熊爱萍. 急诊室危重创伤病人死亡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5:
  • 8) 姚晓聪,王海华,瞿炬,李珍,徐金荣. 多发创伤的骨折处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
  • 9) 王予德. 多发伤的黄金救治时间与救治原则讨论(附212例的急救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1:
  • 10) 张向东,杨波,李恩志.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多发伤并骨折中的应用体会[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4:
  • 11) 胡海波.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2008,,:
  • 12) 罗小敏. 324例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1:1195-1197
  • 13) 张呈祥. 26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9:
  • 14) 王笠瑕. 多发伤病人院前急救探讨[J]. 家庭护士,2008,6,4:
  • 15) 胡雪飞. 地震灾害中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
  • 16) 李阳. 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及其伤害特点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2009,,:
  • 17) 黄海燕.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
  • 18) 蔡迎松,章登银.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对策与反思[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2010,,:
  • 19) 覃华勤.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抢救及护理[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2:320-321
  • 20) 白顺军.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临床体会[J]. 中外妇儿健康,2011,,7:
  • 21) 尉玉杰. 251例严重多发伤的加强监护救治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57-58
  • 22) 王翠凤.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3:450-451
  • 23) 金朋. 多发伤患者住院时间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