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治疗
作者:刘大为
发布日期:2003-11-10

刘大为.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治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12 (11):790-791.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3.11.035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刘凤香,王德智. 谈谈妇产科领域的感染性休克[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4:
  • 2) 林小鸿,蒋龙元,罗克勤,叶华. 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4:
  • 3) 吴建浓.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性休克病人组织灌注的研究[D]. 浙江大学,2005,,:
  • 4) 乔辉. 多巴酚丁胺对家兔SMAO休克肠道灌注和氧代谢的影响[D]. 昆明医学院,2005,,:
  • 5) 高金瑜. 产科感染性休克的病因早期诊断与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
  • 6) 姜志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菌毒血症休克患者胃黏膜pH值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6,46,13:
  • 7) 杨斌. 感染性休克18例诊疗体会[J]. 安徽医药,2007,11,9:829-830
  • 8) 朱永兵. 合肥市某医院7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观察[D]. 安徽医科大学,2008,,:
  • 9) 张寒钰,谢苗荣. 脓毒症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J]. 继续医学教育,2008,22,1:
  • 10) 嵇朝晖.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评价[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423-425
  • 11) 徐波.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3:293-297
  • 12) 张家瑛. 异体内皮细胞输注对脓毒症猪血流动力学、乳酸、IL-1和IL-10的影响[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3:
  • 13) 高言国. 不同血管活性药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大连医科大学,2010,,:
  • 14) 张玉梅. 急诊猝死患者尸检的特点及诊断对比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2:185-189
  • 15) 张琳.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1,15,1:69-70
  • 16) 卓道勤.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紊乱干预性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05
  • 17) 罗兴均. 腹腔复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内脏器官保护效应的实验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09-912,后插2
  • 18) 周丹丹. 宣白承气汤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 19) 石一杰,汪辉. 参附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
  • 20) 李林,涂铭. 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4:
  • 21) 刘卫明. 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8:1550-1552
  • 22) 房阁. 多巴胺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2017,12,11:1725-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