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创伤急救中几个争论的问题
作者:文亮,王正国
发布日期:2004-04-10

文亮,王正国. 创伤急救中几个争论的问题[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13(4): 223-224.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4.04.00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陈自力. 严重多发伤救治的一些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0:
  • 2) 刘季. 急诊创伤死亡87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6:
  • 3) 陈尔真. 加快创伤急救网络建设 提高我国创伤急救水平[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
  • 4) 张连阳,程晓斌,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 现代整体化创伤学人才的培养[J]. 医学教育探索,2006,,12:
  • 5) 段政萍. 多发伤的急救[J]. 医学综述,2006,12,18:
  • 6) 王伟雄. 不同年龄段严重创伤患者的特点与救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1075-1078
  • 7) 闫庆广. 野战伤员搜救与信息管理系统[D]. 第三军医大学,2007,,:
  • 8) 黄旭东. 建设创伤专科医院 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5,4:293-294
  • 9) 杨春,张冀军. 严重交通伤48例急救体会[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5:
  • 10) 田立华. 公交车乘员群体伤中颌面创伤救治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9:562-563
  • 11) 孙泰涛. 多发伤院内死亡原因分析[D]. 新疆医科大学,2009,,:
  • 12) 杨帆. 一体化救治模式和损害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杂志,2009,25,9:
  • 13) 屈纪富. 火车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运前准备与途中救护[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
  • 14) 徐洪斌. 60例严重交通伤的急救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
  • 15) 郭国宁. 急诊创伤进修医师教学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2:210-211
  • 16) 张海霞. 交通事故多发伤的手术抢救配合[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