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损伤控制在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周文,伍峻松,马岳峰
发布日期:2004-08-10

周文,伍峻松,马岳峰. 损伤控制在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救治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13(8): 551-552.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4.08.016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朱玲华. 绷带填塞术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止血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60-861
  • 2) 邱前程. 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治疗[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
  • 3) 王永华. 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07,14,8:9-10
  • 4) 丘革新,周日光,杨湘江. 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
  • 5) 王永华. 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5:18-19
  • 6) 方仁.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
  • 7) 王永华,杨晓媛,李红永,高原. 严重胰腺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
  • 8) 闫柏刚.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 创伤外科杂志,2007,9,2:106-108
  • 9) 杨帆,白祥军,刘开俊,唐朝晖,易成腊,廖忆刘. 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并发症早期防治中的应用分析[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2008,,:
  • 10) 曹利田,张艳群. 急救绿色通道治疗多发伤伴休克35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
  • 11) 杨帆. 严重多发伤并发症的早期控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6:628-631
  • 12) 王建荣. “创伤控制外科”概念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休克救治中的临床运用研究[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
  • 13) 沈开金. 特大批量伤员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53-955
  • 14) 袁有义. 控制损伤技术在矿山重症创伤中的救治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
  • 15) 张远,谢志国,武伟. 急性腹部创伤初期诊断相关问题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
  • 16) 张志强. 创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器官衰竭影响机理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88-89
  • 17) 赵燕萍. 批量急诊患者入抢救间的护理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
  • 18) 张峰. 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3:
  • 19) 朱万坤,刘宏斌,韩晓鹏,李洪涛,魏登文,张贤坤,李坤,苏琳. 胰腺、十二指肠损伤98例的临床救治[J]. 创伤外科杂志,2013,15,5:
  • 20) 李甫强,万凯明,杨虹,杨伟历,刘小孙,高原,于吉人.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控制性处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84-86
  • 21) 李明国.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37-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