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多发性损伤的急诊处理原则
作者:曹同瓦
发布日期:2005-10-10

曹同瓦. 多发性损伤的急诊处理原则[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 (10):878-880.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5.10.03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曾洪伟. 2055例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6:552-554
  • 2) 万立东.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51-553
  • 3) 吴艳红. 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D]. 中南大学,2008,,:
  • 4) 胡滢. 多发伤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
  • 5) 蔡元晖,杨敏,兰玲友,洪溪屏. 1725例创伤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08,8,2:
  • 6) 范骞. 大庆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
  • 7) 王莹. 儿童多发性创伤脑功能保护策略[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
  • 8) 颜莉.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J]. 职业与健康,2009,25,5:
  • 9) 裴根仓. 重度多发性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2:122-124
  • 10) 崔甍甍. 北京市276612例院外急救病例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2:129-130,133
  • 11) 鄢涛. 德阳市院前急救现况调查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2:1923-1925
  • 12) 沈国锋. 成功救治坠落致严重损伤2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急诊杂志,2011,12,5:348-350
  • 13) 刘来保. 乡镇卫生院严重创伤43例早期救护分析[J]. 当代医学,2011,17,11:
  • 14) 王磊,尉玉杰,井慎,高静,成维鹏. 严重多发伤在ICU的监护与治疗[J]. 临床医学,2011,31,3:
  • 15) 刘向东. 严重多发伤在ICU的诊治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2:
  • 16) 鄢涛. 德阳市19288例院外急救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1:33-35,48
  • 17) 袁有义. 控制损伤技术在矿山重症创伤中的救治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
  • 18) 胡小明,唐义龙. 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计数与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研究[J]. 安徽医药,2012,16,5:
  • 19) 胡小明. APACHE Ⅱ评分和血小板计数与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研究[J]. 安徽医药,2012,16,5:645-646
  • 20) 姜伟. 灾后重建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院前急救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7:771-774
  • 21) 郭爱仙.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J]. 全科护理,2013,11,3:144
  • 22) 韦茹. 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评估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的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9:1454-1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