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快速检测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陈莉莉,杨霏,郭小梅,马业新
发布日期:2005-11-10

陈莉莉,杨霏,郭小梅,马业新. 快速检测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 (11):934-937.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5.11.017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AA301C80)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刘杰.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D]. 南方医科大学,2007,,:
  • 2) 黎靖麟,卢建华,保学明. 急诊联合快速检测肌红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意义[J]. 广州医药,2007,38,3:
  • 3) 马诚,柴湘平.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快速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J]. 新疆医学,2007,6,3:
  • 4) 刘杰.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4:251-259
  • 5) 兰岚,李益坚.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钙蛋白I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
  • 6) 兰岚.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钙蛋白Ⅰ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
  • 7) 李晓翔.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9:
  • 8) 郎宇璜.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Myo/H-FABP比值在诊断创伤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3:
  • 9) 郎宇璜.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钝性心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415-419
  • 10) 原玉琴,李晓翔.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
  • 11) 张云,王树贤,华潞,王莉,黄建凤. 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符合率的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
  • 12) 陈翀昊.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960-961
  • 13) 陈可.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7:3065-3066,3069
  • 14) 郑重,刘扬,李招兵. 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7:
  • 15) 郭景源. 48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
  • 16) 刘海波.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2:238-242
  • 17) 王红艳.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
  • 18) 王石雄. 心脏型脂肪结合蛋白的研究及在心脏外科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8:5297-5303
  • 19) 陈平纡,杨福军,席仲兴,彭林峰,张正雷,陈冬梅,谢贵林,蒋知新,孙玉发,夏爱祥,李美芹,郭广宏,董振南. 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临床评价[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40,2:
  • 20) 谢明水,刘国政,李玲,敖晶晶,刘杨,张振建.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作用[J]. 山东医药,2012,52,36:
  • 21) 谢明水,刘国政,李玲,敖晶晶,刘杨,张振建. H-FABP联合cTnI、CK、Mb、CK-Mb检测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2:596-598
  • 22) 谢明水,刘杨,刘国政,张秋莹,黄宏耀,张振建.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6:
  • 23) 王伟娜,华川. 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15:
  • 24) 谢明水,刘杨,张秋莹,张振建. 血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
  • 25) 谢明水,刘杨,蒋守涛,李玲,晏文强,张振建.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
  • 26) 陈传民. 血浆H-FABP含量变化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价值[J]. 山东医药,2014,5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