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深圳市区域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
作者:张文武,冯旭明,田方,王立军
发布日期:2006-05-10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深圳市区域性连续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深圳市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设状况。结果:具有深圳特色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高度权威的急救医疗指挥体系;覆盖全市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制定了确保急救医疗网络体系规范运作的制度保障体系。结论:深圳市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是要建立健全含社区急救、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有机结合的贯穿急救全流程的区域性连续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使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成为“准急救网点”,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缩短急救半径,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做到“无缝隙”急救,使伤病员尽早得到确定性治疗。

张文武,冯旭明,田方,王立军. 深圳市区域性急救医疗网络体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5(5): 390-392.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6.05.00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吕传柱. 灾难医学与院前急救[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1-903
  • 2) 李剑. 我国院前急救体制及网络建设现状浅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2:1334-1335
  • 3) 张文武. 院前急救科(室)建设与院前急救中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7:656-658
  • 4) 郎宇璜. 339例严重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07,9,5:429-432
  • 5) 廖全全.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医护人员对急救技术培训需求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08,22,31:
  • 6) 廖全全. 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8,23,21:
  • 7) 王立军.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6:
  • 8) 廖全全. 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1:
  • 9) 张建中.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04,11:
  • 10) 李自力. 兰州市120急救网络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10:
  • 11) 张建中.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
  • 12) 王文燕,邢晓冬,吕群. 社区卫生服务对于急救知识的需求调查[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9:
  • 13) 符宜龙. 汶川地震中儿童发生挤压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影响的相关因素[D]. 重庆医科大学,2010,,:
  • 14) 王方剑. 深圳市急救医疗中心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J]. 临床急诊杂志,2010,11,1:18-20
  • 15) 桑宝珍.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08-310
  • 16) 李自力. 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8:693-695
  • 17) 柳俊. 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1,,:
  • 18) 江从兵. 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反应能力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2:102-104
  • 19) 桑宝珍. 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53-56
  • 20) 曾维. 深圳市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及对策[J]. 护理学报,2011,18,11:13-16
  • 21) 杨朝福. 院前急救医学服务模式综述[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
  • 22) 连丽虹. 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的实证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8:187-188
  • 23) 李文涛.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2013,,:
  • 24) 李子龙,黄淳君,章军辉. 可视化信息技术在县级城市院前急救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3:318-320
  • 25) 李晓南,邵义舜,李小红,孙林,徐健榕,叶天响,韩继媛. 我国高校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的建立和运作模式[J]. 中国校医,2013,27,4:
  • 26) 陈昊,刘坚,周民伟,向定成,秦伟毅,田燕. 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医院管理,2013,33,2:
  • 27) 杨伟红.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CD分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临床急诊杂志,2015,16,1:50-53
  • 28) 李冬冬. 健康管理与院前急救服务流程和信息集成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3:232-236
  • 29) 汪春晖. 平战结合创伤急救体系服务平台的构建[J]. 东南国防医药,2016,18,3:247-249,274
  • 30) 高素英. 区域协同信息管理模式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湿性愈合治疗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0:2349-2353
  • 31) 曹茂诚. 四位一体的可视化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信息网络平台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2016,37,8:52-55
  • 32) 张文武. 政府主导公众急救培训:深圳宝安的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126-128
  • 33) 张文武. 加快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打造“5min社会救援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2:156-158
  • 34) 巫金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城市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及提升策略[J]. 中国急救医学,2023,43,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