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脓毒症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
Systemic study the pro-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changes in sepsis patients
作者:宋振举,郦珊珊,童朝阳,姚晨玲,孙湛,黄培志
发布日期:2008-11-10

目的 检测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方法 因子和分别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脓毒症患者和3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的血清标本,另选1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既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AIDS以及肿瘤患者。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标本中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U(APACHEⅡ)系统对患者进行病情程度的评分。各组之间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运用Stepwise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 脓毒症和重症脓毒症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脓毒症组患者IL-l和Ⅱ-10的血清浓度高于脓毒症组,两组患者Ⅱ-1的浓度为26.96 ng/L和21.19 ng。L,Ⅱ-10的浓度为37.57 ng/L和26.66 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Ⅱ-6的质量浓度较脓毒症组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TNF-α浓度为34.98 ng/L和44.28 ng/L,Ⅱ-6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48 ng/L和26.04 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1和IL-10的质量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PACHEⅡ=-9.393+(IL-10×0.550)+(IL-1×0.305)(F=26.198,P<0.001)。
结论 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症患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着明显差异,且免疫状态不同。脓毒症时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的持续激活,重症脓毒症时抗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增加。

宋振举,郦珊珊,童朝阳,姚晨玲,孙湛,黄培志. 脓毒症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17(11): 1191-1194.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8.11.016


关键词: 脓毒症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宋振举,童朝阳,孙湛,姚晨玲,邵勉,黄培志. TLR4基因多态性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9:956-959
  • 2) 孙湛.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PARγ表达和活性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0:1043-1046
  • 3) 林霞. 蛋白C通路在严重脓毒症炎症-凝血交叉对话中的作用及临床对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228-1230
  • 4) 黄增峰. 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2:2601-2603
  • 5) 徐敏.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机理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2:1342-1344
  • 6) 喻莉.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表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0:1079-1083
  • 7) 孙荣青. 脓毒症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10在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5:299-301
  • 8) 曾小莉. 微小RNA-143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063-1066
  • 9) 任晓旭. 生物标记物与儿科脓毒症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监测[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2:888-891
  • 10) 姚晨玲. 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酶-4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易感性[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2:128-132
  • 11) 章德文. 外源性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脓毒症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效应[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2:137-140
  • 12) 蒋会. 脓毒症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12:2127-2130
  • 13) 宋振举,童朝阳. 严重脓毒症免疫调节的新策略:个体化评估和治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4:341-343
  • 14) 秦延军.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2:
  • 15) 宋振举. 严重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从免疫抑制走向免疫增强[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4:
  • 16) 黎霞. 脓毒症诊断与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14,25,05:
  • 17) 凌美蓉. 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5,21,14:2513-2517
  • 18) 于璐. RIP3-依赖性细胞坏死在脓毒症中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1:1302-1305
  • 19) 史辉. 严重脓毒症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2015,43,5:640-643
  • 20) 苏明华. 脓毒血症患者抗炎和促炎指标动态变化在临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J]. 重庆医学,2015,44,4:467-469
  • 21) 郜琨. 血清IL-6、PCT、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J]. 山东医药,2016,56,24:89-90,91
  • 22) 董智旻. 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和免疫状态分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2:149-154
  • 23) 赵蓉,董士民. 血清endocan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04:321-326
  • 24) 赵英珺. 脓毒症患者血疱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8:1017-1022
  • 25) 王建李. GPR174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影响汉族人群脓毒症的易感性[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6:815-819
  • 26) 李红兵.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早期炎症与免疫反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5:647-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