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Clinical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on cardiac arrest PR-MODS patients
作者:李南,张东,王育珊,刘忠民,卢俊英,陈颖
发布日期:2010-07-10

李南,张东,王育珊,刘忠民,卢俊英,陈颖.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19(7): 680-683.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07.002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流行病学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方锐. 血必净对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患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085-1087
  • 2) 李春盛,龚平. 我国心肺复苏的近10年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5-8
  • 3) 王金高. 氢气减轻家兔心搏骤停后脑损伤[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11-1115
  • 4) 李洪祥,张东,刘忠民,王育珊.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相关性[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842-845
  • 5) 任晓旭. 心肺复苏后肺损伤[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07-408
  • 6) 王金高. 经皮电刺激心肌建立兔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模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4:
  • 7) 李树. 早期乳酸清除率与心肺复苏ROSC后MODS预后的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2014,26,11:
  • 8) 张迪,周青山.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5,21,21:3950-3952
  • 9) 庄君灿. 心搏骤停急诊患者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5:92-94
  • 10) 谢海庭. 重症心肺复苏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指标[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643-647
  • 11) 杨立山. 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8:897-901
  • 12) 龚平. 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早期氧摄取率监测的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8:857-861
  • 13) 张东.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3:175-179
  • 14) 张迪.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6:94-97
  • 15) 杨盛兰. 循证护理对心源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3:3305-3307
  • 16) 张丽. 心肺复苏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 医学综述,2016,22,24:4953-4956
  • 17) 黄达.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体温对脑功能预后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6:567-572
  • 18) 朱丽. 心肺复苏后血浆肾素活性与醛固酮分离现象的再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1:1027-1030
  • 19) 董勇. 大黄萃取液对心肺复苏后兔肺TNF-α及IL-8表达的影响[J].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05:366-368
  • 20) 白娟. 抗利尿激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17,34,11:753-756
  • 21) 徐伟干. WIC评分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J]. 山东医药,2017,57,36:25-27,后插1
  • 22) 陈利红.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昏迷状态评分与神经学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01:34-37
  • 23) 龚睿. 外源性硫化氢对家兔心肺复苏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2:1178-1183
  • 24) 张硕. 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苏后病人生存率的Meta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6:881-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