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盛
发布日期:2011-01-10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复苏学会(ERC)2010 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于2010年10月18日分别在《循环》和《复苏》杂志同时发表。该指南总结了2005年到2010年5年期间在CPR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表明虽然CPR已诞生50周年,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和可供研究的空间。期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是CPR的学习者,而且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证据之一就是我国虽有600万名医护人员,但并从未完全掌握CPR这一简单的救命技术。即使有一部分人会CPR,但做得并不规范,因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大宗的院内、院外CPR病例前瞻和回顾性研究报告发表[1-3];虽然目前诸多国内杂志屡有关于CPR的研究报道,但由于设计或动物模型的缺陷,很少能在国际期刊发表。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是CPR研究的“小国”。这些存在的问题有赖我国复苏界同仁,共同努力争取在21世纪的下个十年的CPR指南中有我们中国的资料。尽管如此,近年来我们仍在CPR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研究,现将这些研究结果和对CPR研究认识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李春盛. 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20(1): 11-13.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1.01.004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孙文会. 利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普通群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观察其效果[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1:1040-1042
  • 2) 李奇志. 汤河口社区心搏骤停患者临床救治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47-1649
  • 3) 景雪冰. 临床护士2010版心肺复苏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72-874
  • 4) 张东,李洪祥,陈颖,王育珊. 生脉注射液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防治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9:989-993
  • 5) 康健,龚平,任延波,高冬娜,丁琼蕾. β-七叶皂苷钠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4:373-378
  • 6) 何新华. 2010心肺复苏指南理解与思考[J]. 中国医刊,2013,48,3:103-106
  • 7) 邹圣强,朱丽娜,潘鑫,吴敏,章衡,纪学颖,邱晨,纪喆,陆素琴. 医护人员基于人体模型实施单人徒手CPR效果的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3:273-275
  • 8) 顾朝丽. 采用球囊-面罩通气对早期CPR患者的治疗效果[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
  • 9) 曹永革. 应用模拟人评价院外急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11:1019-1021
  • 10) 陈泽江. 既往疾病史对心肺复苏急救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5:91-93
  • 11) 谢海庭. 重症心肺复苏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指标[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643-647
  • 12) 龚平. 理想CPR(iCPR):我们的差距与希望[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1:11-15
  • 13) 杨虹. 丁苯酞对家兔心脏骤停复苏后炎症反应和脑损伤的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19,39,8:793-797
  • 14) 王李云. 心肺复苏技能普及培训的现状与策略[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64-67
  • 15) 杨虹. 丁苯酞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兔心搏骤停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重庆医学,2020,49,3:370-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