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一棵小白杨,它长我也长:《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有感
作者:李欣    发布日期:2011-11-10    
李欣. 一棵小白杨,它长我也长:《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有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227-1228.

  十年岁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从一棵新苗成长为专业领域的权威杂志,我也从一名刚走进急诊医学殿堂的毛头小伙成长为小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当我开始凝神思索《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我心中的位置时,发现它仿佛是一棵茁壮的小白杨,伴随着每一个急诊人的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由《急诊医学》更名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标志着急诊医学从此有了自己的国家级专业刊物,这对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学术交流、推广治疗经验、展示我国急诊医学水平,以及促进急诊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经常随身携带一本最新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一有空就细细翻看,逐篇研读。急诊同行们的缜密思维、独到见解,以及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启示。那时我常想,如果我也能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该有多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向《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投出了第一篇稿件,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篇综述文章。令人感动的是,这篇文章很快就正式刊出了,我手捧杂志,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感觉自己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关系更亲近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岁月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些零碎的片段拼接起来,竟是一幅无比壮美的画卷。这里不仅有追求和梦想,还有成长路上温暖的情谊。曾记得,我有幸聆听了前中华急诊医学分会主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总编江观玉教授的一场演讲,他勾画出的急诊医学的未来蓝图把现场每一位急诊人的激情都点燃了,摩拳擦掌欲做出一番事业。会议间隙,江教授百忙之中和我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我向江教授汇报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在学术带头人廖晓星教授的带领下,坚持以心肺脑复苏为科研和临床工作重点的一些工作和成绩。例如,我院利用腹膜透析和体外反博的领先技术解决心肺脑复苏中的难题,创建了腹膜透析暨亚低温治疗技术和增强型体外反博治疗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已陆续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其他一些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江教授细心听取了我的汇报,不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并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他鼓励我们: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研究之路,要用自己的特长去解决临床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还表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他自己一定会在最大程度上支持我们的科研工作发展,扶持年轻人的成长是他最乐于做的事情,还说没有什么比急诊医学的发展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了。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四五年了,但江教授带给我的学术思想和毫不利己的个人魅力却深深烙在了我心底。如今,我们课题组已经发表SCI论著十余篇,我也被评选为中山一院的青年人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大学青年培育项目等多项资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江教授的指点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我对《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眷恋之情,更多地是通过一些琐碎小事建立起来的。每一位作者可能在投稿后都迫切想知道自己稿件的处理进展,前几年杂志还没有建成网上投稿系统,这个问题就更显突出。我有时等得焦急了,就直接向编辑部打电话询问。记得有一位姓张的编辑,每次总是非常细心地帮我查找文稿的进展情况,并告诉我下一步需要处理的一些问题。他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耐心,从来没有生硬地搪塞过我。我在心底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心怀感激,也更加感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办刊的人情味和员工整体的高素质。另外,一般杂志编辑部通常在文章刊出后会向作者发放稿费,有些刊物直接用稿费冲减了版面费,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一直坚持在文稿刊出后,通过邮局向作者汇寄稿费。我每次去邮局领取稿费,都会陶醉在劳动后收获的快乐中,品位自己的成果被人认可后的幸福,更体会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对每个作者的悉心关怀。
过去十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更令人钦佩的是,它从未停步、并不断向新的高峰挺进。由于目前国内学术界对SCI的“崇拜”,许多的优秀稿件流向了国外SCI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以汉语而不是英语为官方语言,也妨碍了国际急诊同行对中国急诊界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编辑部于2010年又创办了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杂志,并立志高起点、高标准地办好这本杂志,争取早日成为SCI收录刊物。这件事使我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那种不断超越、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老朋友,我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杂志伸展枝桠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全国急诊人的支持下,在编辑部的努力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就像会像小白杨一样,仰望天空、向着太阳茁壮成长,终究会迎来明日更大的辉煌!
(收稿日期:2011-06-0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1.11.038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