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儿科急诊危重患儿状况调查及分析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state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in emergency room
作者:任晓旭,胡风华,曲东,牟京辉
发布日期:2012-05-10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急诊危重患者状况,以期对诊治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入急诊监护室374例危重患儿,记录来院方式、途中治疗、急诊停留时间,检测血气、生化,评估小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NCI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判断是否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结果:在374例患儿中,新生儿占29.9%,其余患儿平均年龄37.4 个月。急诊停留时间4.7 h(0.42~96 h),感染性疾病47.6%。出租车、救护车、私家车为主要来院工具,分别占38.3%、28.4%、21.5%。病死率12.3%,住院病死率10.3%,急诊病死率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S/NCIS评分(81.92±9.66),危重评分≤80占44.4%、≤90占81%。172例患儿接受GCS评估,GCS≤8、9~12、13~15分别占35.5%、21.5%、43.0%。病死率为26.23%、10.81%、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与 13~15、GCS 9~12与13~15患儿PCI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与9~12间PC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S与GCS 二者正相关(r=0.454,P=0.01),能建立直线回归(R2=0.183,回归系数t检验P<0.01)。374例,SIRS 41.7%,脓毒症25.7%。262例非新生儿病例,休克占43.5%,61.4%为感染性休克。374例中,低血钠37.2%,高血钾22.0%。新生儿低血糖20.91%,高血糖29.1%;非新生儿低血糖9%,高血糖66.7%。pH<7.35的酸中毒67.8%,pH<7.2的严重酸中毒33.1%。 结论(1)新生儿、婴幼儿占急诊危重患儿绝大部分;(2)急诊停留时间相对较短(4.7 h)。急诊病死率高于住院病死率(15.6% vs. 10.3%,P<0.01),应积极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尽早住院;(3)不同交通工具来院,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救护车者不到1/3(28.4%),应提高社会使用院前急救服务的意识并提高院前急救的便利性;(4)急诊PCIS/NCIS可有效评估病情与预后;重度脑功能障碍(GCS≤8)、中度脑功能障碍(GCS 8~12)共57%,非创伤性脑功能损伤在儿科急诊重患中占重要地位;(5)GCS≤8、 9~12与13~15患儿的P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13应予重视,患儿可能处于危重状态;(6)SIRS 41.7%,脓毒症25.7%;休克占43.5%,感染性休克为主(61.4%),应重视急诊危重患儿循环、器官组织灌注状态观察与评估,以早期识别休克;(7) 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钠(37.2%)、高血钾(22.0%)最常见;高血糖(66.7%)常见,新生儿也应注意低血糖(20.91%);酸碱平衡紊乱以酸中毒为主(67.8%),应注意相关检测及监测。

任晓旭,胡风华,曲东,牟京辉. 儿科急诊危重患儿状况调查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5): 462-46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5.005

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2005-1023)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急诊室 危重患儿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陈婉珍. 20年间住院患儿出生缺陷救治状况及干预成效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
  • 2) 郑泽洪. 血清P-选择素及E-选择素对急诊危重患儿病情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3362-3363
  • 3) 马晓红,任晓旭. 儿科危重症救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评价[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0:967-969
  • 4) 徐鹏宏.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6:4465-4467
  • 5) 冷捷.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死亡情况及致死高危原因分析[J]. 河北医药,2015,37,21:3225-3227
  • 6) 胡冠琼. 结构化护理团队对门诊患儿急救效果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50,21:2557-2559
  • 7) 王怀贞.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感染性休克围手术期循环监测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46-2049
  • 8) 李桢.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和临床意义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7:550-552
  • 9) 任晓旭. 危重患者血钠紊乱诊断与临床处置[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10:649-654,659
  • 10) 胡菲. 儿科五级预检分诊的应用及急诊医疗资源利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8:2196-2200
  • 11) 管丽君. 儿童颅脑疾病术后水电解质紊乱的管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09:896-898
  • 12) 刘雨. 线粒体偶联因子6、细胞色素C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07:536-540
  • 13) 张笑平. 不同危重病情评估系统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2017,38,01:85-87
  • 14) 胡菲. 家属版复苏陪伴利弊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13,03:190-193
  • 15) 霍枫. 床旁即时检验在儿科急诊的应用[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5:363-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