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的颁布,使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进一步规范化,指南中血流动力学目标是以MAP、CVP的达标作为复苏的终点,而其中CVP易受心血管顺应性、胸腔内压、机械通气等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更不能反映血管外肺水[1]。因此,临床需要更为可靠的、能反映心脏前后负荷的容量指标。近年来,随着PiCCO(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的广泛开展,应用PiCCO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心脏前后负荷及肺水肿状态。本文探讨PiCCO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