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五步蛇咬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One case repor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used by Deinagkistrodon acutus
作者:何德剑,徐自强,乐冬友,蒋涛,文军
发布日期:2013-03-01

何德剑,徐自强,乐冬友,蒋涛,文军. 五步蛇咬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 (3):247-247.

患者男,62岁,因“五步蛇咬伤右手指感疼痛、流血10 h”于2012年5月8日16时
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7.3 ℃,P 100次/min,R 22次/min,BP 134/87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
痛苦面容,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右手指青紫肿胀,食指近节可见两处伤口,约0.5 cm×0.2 cm和0.4 cm×0.2 cm,均已
作“十”字皮下切开,渗血,右手活动受限,右手背见多个血疱、水疱,肿胀延及前臂、上臂。血常规示:WBC 14.9×109
L-1,N 81.8%,PLT 268×109 L-1;尿常规示:葡萄糖+、隐血++、蛋白质+、酮体+;肝功能示:AST 76.5 U/L;肾功能、电
解质结果正常;血糖 6.9 mmol/L;凝血五项示:PT>180 s,APTT 128.4 s,FIB 5.42 g/L,TT 15.6 s,NR>13 s;心肌酶
示:CK 525.6 U/L,CK-MB 54.3 U/L,LDH 779.6 U/L,肌红蛋白388.4 ng/ml;血气分析示:乳酸2.8 mmol/L,pH 7.347,BE-9
mmol/L,实际碳酸氢根15.2 mmol/L,标准碳酸氢根17.5 mmol/L。入院诊断:右手五步蛇咬伤(重型)。立即收住EICU,伤口局
部常规消毒,应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反复冲洗,局部外敷50%硫酸镁,口服季得胜蛇药,静脉滴注足量抗五步蛇毒血清12 000
U、抗感染(青霉素、甲硝唑)、激素(地塞米松)、利尿(呋塞米)、预防破伤风(破伤风抗毒素1500 U肌肉注射),保护重
要脏器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患者于当日23时出现神志改变,躁动模糊,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变迟钝。
急查头颅CT示小脑出血破入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气管插管,患者病情仍进一步恶化,出现昏迷
,呼吸衰竭,予以呼吸机机械通气等处理,病情无好转,5月10日家属要求放弃治疗,签字出院。
讨论 五步蛇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毒蛇,其毒素主要是血液循环毒素,可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其主要危及病人生命的因素是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倾向、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临床上出现小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见。这是由于五步蛇毒
素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并使颅内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故五步蛇咬伤后不仅要关注伤口情况,还应动态关注各脏器功能及病
情变化。目前,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伤中毒的特效药,能迅速中和体内游离的毒素。该患者入院后虽给予了抗五步蛇毒血清
,但仍病情恶化,出现颅内出血,说明抗五步蛇毒血清并不能中和已经吸收并与人体结合的五步蛇毒素,也不能对抗已结合
的毒素所引起的炎症产物和组织损伤状态。因此,五步蛇咬伤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应用足量的抗五步蛇毒血清(常规剂量是
8000 U, 重型患者可酌情增加4000~8000 U),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脏器衰竭,才有可能防止五步蛇咬伤后严重并发症的
发生,从而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收稿日期:2012-09-27)
(本文编辑:郑辛甜)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3.005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乐冬友. 早期分梯次小切口切开在血循毒蛇伤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8:952-956
  • 2) Mo Li. Increased Efficacy of Antivenom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on Deinagkistrodon acutus Envenomation in Adult Rats[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8,131,03:323-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