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组织TF表达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取材栓塞3小时、8小时和24小时后的栓塞部位和正常肺动脉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内T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栓塞后3小时和8小时组,未栓塞肺动脉TF表达显著低于病变肺动脉和正常肺动脉(P<0.01);栓塞24小时组,栓塞、未栓塞和正常肺动脉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3小时后开始出现TF表达的改变,即栓塞肺动脉的表达高于未栓塞肺动脉,这种局部的高凝状态不利于血栓溶解,因此针对栓塞局部的抗凝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敬霞,陈永利,周毓玲,郭倩玉,王佩显. 组织因子在兔急性肺栓塞肺动脉的表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12): 1365-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