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探讨服毒-血液灌流(HP)时间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进行HP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服毒后HP开始的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服毒-HP时间<4 h;B组:4 h≤服毒-HP时间<8 h;C组:8 h≤服毒-HP时间<12 h,比较各组患者的脏器损伤情况、病死率和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等,分析服毒-HP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30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17例,女186例,年龄15~72岁,(34.8±10.8)岁,口服20%百草枯农药剂量10~270 mL,50 mL(45 mL)[M(IQR)]。服毒24 h内接受HP 2~5次,(3.6±1.2)次。经随访28 d死亡208例,病死率68.6%。入选患者服毒至首次HP时间1.4~11.5 h,6.6 h(3.5 h)[M(IQR)],其中死亡患者为3.1~11.5 h,7.2 h(2.4 h)[M(IQR)],存活患者为1.4~7.5 h,4.9 h(1.5 h)[M(IQR)],死亡患者服毒至首次HP时间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14,P=0.043)。A组85例,B组141例,C组77例,三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P=0.009)。三组中死亡患者中毒后平均存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P=0.038),患者开始HP时间与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2=0.421,P=0.045)。三组患者间进行比较,代表肝、肾、胰腺、肺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如ALTmax、SCrmax、AMYmax和PaO2min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急性肺损伤的时间和PaO2min出现时间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3.15,P=0.041、0.044)。结论:口服百草枯农药中毒后4 h之内进行HP能够减轻靶器官损伤程度,降低患者病死率。
刘晓伟,李晓飞,裴培,刘志. 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11): 119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