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骨科手术使用的止血带是导致肢体缺血-再灌注的常见诱因之一,除加重局部缺血组织损伤外,还可导致远隔脏器功能障碍,炎性反应为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笔者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安全时限(1.5 h)内使用止血带,仍会导致肺换气功能损伤。目前临床上预防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主要为机械预处理,但其费时并有引发其他损伤的可能。氟比洛芬酯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类镇痛药,广泛应用于围术期镇痛。研究发现,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该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金立达,吴立琴,龚裕强,陈大庆. 氟比洛芬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1):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