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短时程复合亚低温改善长时间室颤家猪复苏预后的研究
Short duration combined mild hypothermia improved resuscitation outcome in porcine model of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作者:李恒,杨正飞,黄子通,李永勤,余涛
发布日期:2016-01-04

目的:比较短时程亚低温对长时间室颤家猪短期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体质量34~ 36 kg左右健康雄性种猪14头,通过右心室致颤电极诱发室颤并维持11 min,之后采取人工胸外按压及球囊面罩通气,按压通气比为30∶2,每2 min轮换操作者。复苏6 min后给予120 J双向波除颤,若未能获得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继续给予心肺复苏及必要时电除颤。连续复苏12 min仍无ROSC认为复苏失败。对ROSC家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组(normothermia group, NT)及复合降温组(combined hypothermia group, CH)。CH组立即给予4℃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并联合体表物理降温,在120 min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2~34 ℃并维持2 h后主动复温,2 h将体温升至基础体温水平。记录两组家猪致颤前基础状态下血流动力学、血气及乳酸。记录ROSC后心输出量、心率、核心体温变化。每24 h评估动物神经功能直至观察终点。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动物基础状态下体质量、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pH、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过程中,两组动物在总复苏时间、首次除颤成功率、ROSC比例、首次除颤ROSC比例、总除颤次数及肾上腺素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时间上,CH组明显长于NT组[(96.00±0.00)h vs.(49.71±43.65)h,P=0.031],同时NT组96 h生存率亦高于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方面,CH组在复苏后96 h内各时间段均优于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2 h短时程的亚低温,也可以明显改善11 min室颤家猪的短期复苏预后。

李恒,杨正飞,黄子通,李永勤,余涛. 短时程复合亚低温改善长时间室颤家猪复苏预后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1): 22-2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1.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1000823);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2014108101013)
伦理审批号: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审查委员会(决议编号:LAEC-2012-0801)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亚低温 短时程 复苏预后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王齐兵. 急救早期诱导亚低温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2:1180-1182
  • 2) 郑康,马青变,王国兴,等. 心脏骤停生存链实施现状及预后因素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51-57
  • 3) 张丽燕. 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293-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