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对心肺复苏质量和疲劳的影响
The effect of Up-down hand switch on the quality of CPR and fatigue
作者:李磊,周贤龙,江城,徐冰,熊丹,王黄磊,生立平,赵剡
发布日期:2016-01-04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对胸外按压质量及操作者疲劳的影响。方法:177名经标准基础生命支持培训的医学生,用抽签方式随机确定按压方式(交换按压手即上下手交换的方式或传统按压方式)的先后顺序,两种方式间隔7 d,分别在模拟人上进行10个循环的标准成人单人CPR;记录按压质量、CPR前后操作者的生理参数、主观疲劳指标。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不感到疲劳的概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以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中,交换按压手组和传统按压组按压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后Borg疲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7±1.62 vs.13.41±2.11,P=0.437),出现疲劳的循环数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在以非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中,交换按压手组比传统按压组按压深度更深[(39±10)mm vs.(38±9)mm,P=0.015],CPR后Borg疲劳评分更低(12.67 ±2.03 vs.13.33±1.95,P=0.011),出现疲劳的循环数更晚(P=0.041)。结论:CPR中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能延缓以非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的疲劳,改善胸外按压质量。

李磊,周贤龙,江城,徐冰,熊丹,王黄磊,生立平,赵剡. 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对心肺复苏质量和疲劳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1): 38-44.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1.010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 按压手 疲劳 质量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杨静怡. 心肺复苏期间胸外按压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730-1733
  •